贵则由太守加三品,寿则过古稀又二年,所欠者富耳,想黄泉难带一文钱,尽可独来独往;
少而共随宦侍双亲,长而各求名分两地,遽至于老耶,恐白首同留千载恨,也将全受全归。
【注释】
- 贵则:指做官时。
- 太守:指地方的行政官员。三品,古代官阶,从一品至九品。
- 寿则:指去世时。古稀,七十岁。
- 所欠者:指自己未尽的责任或未能实现的愿望。
- 富耳:比喻富有。
- 想:希望。黄泉(huángquán),地下,阴间。
- 独来独往:形容一个人行动自由自在。
- 少而共:年轻时一同生活。
- 长而各:成年后各自分家。
- 遽:忽然。
- 老耶:老了。
- 恐:担心。
- 全受全归:完全承受,毫无遗憾地回到天国(死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兄弟俩一生的感慨和总结。诗中表达了兄弟俩在官场上的不同命运,以及对生死、名利等问题的不同看法。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家庭责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首句“贵则由太守加三品,寿则过古稀又二年”,表达了兄弟俩在官场上的不同命运和人生态度。弟弟被提拔为太守,而哥哥却只能过着平淡的生活。这两句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揭示了兄弟俩的人生差异。
第二句“所欠者富耳,想黄泉难带一文钱”,表达了兄弟俩对名利的追求和执着。弟弟认为,即使死后进入黄泉,也要带着财富回去,这是对他人生追求的一种讽刺。这两句诗通过对名利观的探讨,揭示了兄弟俩的人生差异。
第三句“尽可独来独往”,表达了兄弟俩对个人自由的重视。他们可以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这两句诗强调了个人自由的重要性。
第四句“少而共随宦侍双亲,长而各求名分两地”,描述了兄弟俩在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年轻时,他们一起随宦侍奉双亲;成年后,各自追求自己的事业和名声。这两句诗反映了兄弟俩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经历。
第五句“遽至于老耶?恐白首同留千载恨”,表达了兄弟俩对未来的担忧和不安。他们担心自己年老之后会成为历史人物,留下千古遗恨。这一句诗反映了兄弟俩对未来的恐惧和焦虑。
第六句“也将全受全归”,表达了兄弟俩对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他们认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应该坦然面对。这一句诗反映了兄弟俩对生命的接纳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比兄弟俩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展现了他们对名利的追求、个人自由的重视以及对生命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诗歌也反映了作者对家庭责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