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古自悠然,空亭一醉眠。
能通三泖宅,直接五湖天。
送客愁飞絮,闻歌识采莲。
倚阑人老矣,长望好林泉。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游览吴江后所作。首联写亭子所在之景;颔联写亭子位置之胜;颈联写亭子之游趣;尾联写亭子之美。全诗融情于景,寄寓着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
“悠然亭”三字为全诗之眼,以下诗句均围绕此展开,故应首先抓住。
“终古自悠然”:终古,永远。自古至今,始终如此悠然自得。
“能通三泖宅”,松江、嘉定、青浦,三地皆属吴地,三泖就是松江。三泖宅即指吴淞江边的别墅。
“直接五湖天”:五湖,泛指太湖。直,通。这里指吴淞江直接通往太湖。
“送客愁飞絮”,飞絮,柳絮。春末夏初,杨柳飘飞的柳絮是送别时最常见也是最伤感的景象。
“闻歌识采莲”,采莲,古代女子的一种劳作活动。
“倚阑人老矣”,倚栏,倚靠栏杆。人老了,只能凭倚栏杆远望。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吴地后所作的一首题画诗。首联写亭子所在之地;颔联写所居之处为三泖(今上海市松江县)之别墅;颈联写自己在此饮酒听歌,欣赏美景,流连忘返的欢乐;尾联抒发了岁月流逝,年华易逝,唯有美景常留的感慨。
全诗融情于景,寄寓着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