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忽已三十九,我父见背在已丑。
寒云满空雪满山,但望松楸如疾首。
遗书满簏不能读,直笔欲继班马后。
平野堂前十亩园,松竹当年手自培。
呜呼二歌兮歌思哀,悲风飒飒从天来。

【诗句释义】

生年忽已三十九,我父见背在已丑。

生年:年龄,此处指作者的虚岁

忽已三十九:忽然已经三十多岁了

我父见背:我的父亲去世了。见背,去世

在已丑:在己丑年,即四十一岁

遗书满簏不能读,直笔欲继班马后。

遗书:父亲的书信或遗言

满簏:全部装满

不能读:无法阅读

直笔:直笔写,即书写

欲继班马后:想要继承班固和司马迁的志向

班马:东汉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

【译文】

虚龄三十多岁,父亲突然去世。

父亲去世那年,我在四十一岁。

父亲留下的书信很多,我无法一一阅读。

我想用笔直的字迹,继承班固、司马迁的志向。

平野堂前有十亩大的菜园子,那是我父亲亲手培养的。

唉!这两首歌啊,歌声悲伤哀婉动人。

悲风凛冽,从天而降。

【赏析】

这是两首七言绝句,每首都抒发着作者对亡父的怀念之情。第一首是追忆往事的诗,第二首是抒写哀痛之怀的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第一首起句“生年忽已三十九”,就点明了自己虚龄三十多岁的年龄。紧接着“我父见背在巳丑”,便交代了亡故的时间,并点明亡父在四十一岁时去世,从而为下面的追忆作了铺垫。接下来“寒云满空雪满山”四句,诗人描绘了一幅凄清的景象,以烘托丧父的悲痛心情。“松楸”指坟墓上的柏树和樟木,古人用以作祭奠亡者之用,这里代指亡故的父亲。“疾首”,指悲痛欲哭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满天飞雪,大雪覆盖着整个天空;望着坟上那棵松树和梓木,悲痛得如同头部被撞伤一般。

“遗书满簏不能读,直笔欲继班马后。”这六句写亡父生前的遗言,以及自己的抱负和决心。“遗书满簏”一句,是说家中的遗书很多,但自己却读不进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文字,感到十分惋惜。“直笔”二句,是说自己打算学习班固、司马迁等人的正直笔法,继承他们的精神,继续他们的事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亡父的敬仰和对自己将来事业的期许。

最后两句“平野堂前十亩园,松竹当年手自培”,回忆了亡父曾精心培育的那片松树和竹子,以此表达了诗人对亡父的思念之情。“平野堂前”指诗人的居所,“十亩园”指园中面积较大的一片土地,“手自培”表示诗人曾经亲手栽种过这些松树和竹子。这两句既是对亡父的怀念,也是对自身责任的提醒。

第二首开头两句“呜呼二歌兮歌思哀”,是对两首七绝的概括,表达了作者对亡父的哀痛之情。这里的“二歌”指的是前面提到的两首七绝。接下来的“悲风飒飒从天来”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绘,形象地表现了哀思如风般席卷而来。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也传达了他对亡父的深深怀念。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亡父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哲理性,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珍惜当下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