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虬潜深渊,江湖任所逝。
常服易其初,风涛多滞泥。
哲人睹未形,愚者触机棙。
前途已云迷,回辙岂失计。
变化看浮云,失得塞翁谛。
祸福互为根,荣枯亦更递。
荷篑诚我师,深浅随揭厉。

【译文】

深潜深渊的灵虬,任江湖所流逝。

常服易其初,风涛多滞泥。

哲人睹未形,愚者触机棙。

前途已云迷,回辙岂失计。

变化看浮云,失得塞翁谛。

祸福互为根,荣枯亦更递。

荷篑诚我师,深浅随揭厉。

【注释】

  1. 感遇:指诗人受到朝廷征召,应诏而作。
  2. 潜深渊:比喻隐居不仕。
  3. 江湖:代指南方地区。
  4. 常服:平时的装束。
  5. 哲人:有智慧的人。
  6. 愚者:愚昧无知的人。
  7. 沮洳:泥泞不堪之地。比喻困境。
  8. 棙(chèn):击打,引申为阻碍。
  9. 檂笭(yì jù):古代用木棍制成的车辕,这里指车子。
  10. 云迷:比喻迷失方向。
  11. 回辙:比喻返回原处或回头。
  12. 变:变化。
  13. 移:移动。
  14. 浮云:喻世事如浮云变幻不定。
  15. 塞翁:典出《淮南子》中“塞翁失马”,寓意事物变化无常。
  16. 互为根:互相转化。
  17. 更递:更替交替。
  18. 荷篑(kuài):扛着柴草等重物上山,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
  19. 我师:我的老师。
  20. 揭厉(li lì):用力向上提起、举起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诗。诗人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全诗以“感遇”为题,通过描绘山川湖泊、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坎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人生哲学。

诗的第一句“灵虬潜深渊,江湖任所逝”,描绘了一幅深藏不露、自由自在的景象。第二句“常服易其初,风涛多滞泥”,则揭示了人生中的种种困境和挫折,以及人们常常因为过于安逸而陷入困境的真相。第三句“哲人睹未形,愚者触机棙”,进一步强调了智者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而愚昧之人却容易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第四句“前途已云迷,回辙岂失计”,则是告诫人们要看清前方的路,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对比哲人和愚者的不同选择和行为,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变化看浮云,失得塞翁谛。祸福互为根,荣枯亦更递。”这些诗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最后两句,“荷篑诚我师,深浅随揭厉”,则是诗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表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