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虬潜深渊,江湖任所逝。
常服易其初,风涛多滞泥。
哲人睹未形,愚者触机棙。
前途已云迷,回辙岂失计。
变化看浮云,失得塞翁谛。
祸福互为根,荣枯亦更递。
荷篑诚我师,深浅随揭厉。
【译文】
深潜深渊的灵虬,任江湖所流逝。
常服易其初,风涛多滞泥。
哲人睹未形,愚者触机棙。
前途已云迷,回辙岂失计。
变化看浮云,失得塞翁谛。
祸福互为根,荣枯亦更递。
荷篑诚我师,深浅随揭厉。
【注释】
- 感遇:指诗人受到朝廷征召,应诏而作。
- 潜深渊:比喻隐居不仕。
- 江湖:代指南方地区。
- 常服:平时的装束。
- 哲人:有智慧的人。
- 愚者:愚昧无知的人。
- 沮洳:泥泞不堪之地。比喻困境。
- 棙(chèn):击打,引申为阻碍。
- 檂笭(yì jù):古代用木棍制成的车辕,这里指车子。
- 云迷:比喻迷失方向。
- 回辙:比喻返回原处或回头。
- 变:变化。
- 移:移动。
- 浮云:喻世事如浮云变幻不定。
- 塞翁:典出《淮南子》中“塞翁失马”,寓意事物变化无常。
- 互为根:互相转化。
- 更递:更替交替。
- 荷篑(kuài):扛着柴草等重物上山,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
- 我师:我的老师。
- 揭厉(li lì):用力向上提起、举起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诗。诗人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全诗以“感遇”为题,通过描绘山川湖泊、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坎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人生哲学。
诗的第一句“灵虬潜深渊,江湖任所逝”,描绘了一幅深藏不露、自由自在的景象。第二句“常服易其初,风涛多滞泥”,则揭示了人生中的种种困境和挫折,以及人们常常因为过于安逸而陷入困境的真相。第三句“哲人睹未形,愚者触机棙”,进一步强调了智者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而愚昧之人却容易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第四句“前途已云迷,回辙岂失计”,则是告诫人们要看清前方的路,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对比哲人和愚者的不同选择和行为,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变化看浮云,失得塞翁谛。祸福互为根,荣枯亦更递。”这些诗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最后两句,“荷篑诚我师,深浅随揭厉”,则是诗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提炼,表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