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莹席上珍,什袭藏缄縢。
临渊忽堕水,终古悲沉冥。
晨鸡一失晓,敛翼耻再鸣。
琴材收爨下,焦尾有希声。
滕公活连敖,无知荐陈平。
知己一朝遇,功业垂千龄。
我无二子材,敢妄希身荣。
不如反初服,坎壈终此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再结合着诗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感情。此题要求“赏析”,因此考生需要对全诗进行分析,然后指出自己的看法。本题的关键词是“珍”“失”“终古”“陈平”。
【答案】
译文:
席上珍宝莹莹如珍珠,珍藏起来如同封缄一样严密。
忽然之间临渊跌入水中,终究要沉沦于黑暗中而悲哀。
早晨鸡鸣一失去晓时,就收起翅膀羞惭不能再啼鸣。
琴的材料取自灶下,焦尾琴声有希奇的声响。
滕公救活连敖,无知之人推荐陈平。
知己一旦相遇,成就功名垂青千年。
我无两个儿子才能,岂敢妄求身荣显贵?
不如反归初服,坎坷终此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遇刺后所作。诗人以感事伤怀为题,抒写遭难后的感慨和不平。
首联“莹莹席上珍,什袭藏缄縢”,“莹莹”是形容珍宝光亮耀眼。席上珍宝珍贵,所以十分谨慎地收藏起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被害前的小心谨慎。颔联“临渊忽堕水,终古悲沉冥”,“临渊”指涉渊池,比喻险境,诗人在临渊之际,忽然坠入深渊,从此再也见不到光明了。“沉冥”指深沉、昏暗,暗喻诗人的悲剧遭遇。颈联“晨鸡一失晓,敛翼耻再鸣”,“晨鸡”指报晓的公鸡,古人常以鸡声作为时间的标志。“一朝”即一天之中。“敛翼”指收起翅膀,意谓不再鸣叫。诗人因受牵连被贬为长流夜郎,此时听到公鸡啼晓,感到羞耻,不愿再次鸣叫,说明他内心的痛苦和愤懑。尾联“琴材收爨下,焦尾有希声”,“收爨下”是把琴材收集起来放置在灶下。“焦尾有希声”指的是用焦尾琴弹奏的乐曲,声音优美动听。这里用“收爨下”与“焦尾有希声”相对照,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最后两句说“滕公活连敖,无知荐陈平”,表明自己无辜被冤杀,是因为没有知人之明,推荐了陈平这个小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幸遭遇的不满和怨愤之情。最后两句说“知己一朝遇,功业垂千龄。”“知己”指知音。诗人感叹自己虽然遭到不幸,但是遇到一个知心朋友,可以共同分享欢乐。诗人在这里表现出自己的豁达胸襟。尾联“我无二子材,敢妄希身荣。不肖终坎壈,不如反初服。”意思是说我没有一个好儿子来继承我的事业,哪里还敢妄想享受荣华富贵呢?不如回到过去那种清贫简朴的生活中去,度过我的一生。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无奈而又坦然接受的态度,也是他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