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由避天下,馆人疑窃履。
颜渊万世师,烟煤议诸子。
从古不相知,颠倒有如此。
浮云过我前,安能测起止。
祸福亦有天,人心胡为耳。

这首诗是王勃的《感遇》组诗中的第三首。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韵脚为“子”、“子”。

逐句释义:

  1. 许由避天下:指传说中的许由,他因为不愿意接受尧帝的禅让而隐居山林,避开了天下纷扰。
  2. 馆人疑窃履:指的是有人怀疑许由在馆舍里偷走了别人的鞋子。这里的“馆人”,可以理解为古代对宾客或访客的称呼;“窃履”则是指窃取他人物品的行为。
  3. 颜渊万世师: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之一,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这句话意味着颜渊是后世学习的榜样,无人能出其右。
  4. 烟煤议诸子:在这里,“烟煤”可能是指那些没有真正理解颜渊的人,他们只是表面地讨论,却无法真正领悟颜渊的精神和品质。
  5. 从古不相知:自古以来,人们对颜渊的认识都是有限的,他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言行举止,而未能深入理解其真正的思想和境界。
  6. 颠倒有如此: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颠倒黑白的现象,即有些人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7. 浮云过我前:浮云飘动在我眼前,如同无根的浮云一样,它们来去匆匆,却无法捉摸它们的真实轨迹。
  8. 安能测起止:既然浮云都无法捉摸其真实轨迹,又怎能准确预测它们的起止呢?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命运和未来的一种无力感和无奈感。
  9. 祸福亦有天:虽然祸福无常,但人们往往认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决定自己的命运。然而,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天意的误解和盲目追求。
  10. 人心胡为耳:人心所向,不过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罢了。这里强调了人们对于名利的追求是多么的盲目和不切实际。

赏析:

这首诗通过许由、颜渊等历史人物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某些弱点和盲点。它提醒我们,要真正理解一个人,需要超越肤浅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于命运和未来的无力感和无奈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学会顺应自然,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左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