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天气佳,群鸟鸣林木。
公事既云已,策杖越山麓。
是时雨初收,万象喜新沐。
高原扩奇怀,远迩纷来目。
古祠覆茅茨,修篁夹径曲。
云是秦时女,殉夫长城窟。
斯言似不经,史传无专录。
山海有高坟,余曾吊昔夙。
睹兹然疑生,错误沿流俗。
应是杞梁妻,夫死死于哭。
姑置无复道,徘徊眷遐瞩。

【题解】

姜女祠,在今河北昌黎县西。

【注释】

新秋天气佳:秋季天晴。佳,美好。

群鸟鸣林木:群鸟在树林中欢鸣。鸣,鸟叫声。林木,指树木。

公事既云已:公干的事情已经办完了。既,已经;云,说,谓。

策杖越山麓:“杖”,拐杖的意思;越,越过;山麓,山脚下。“策杖”即拄拐杖,这里指行走。

是时雨初收:这个时候雨刚停。是时,这个时候。

万象喜新沐:万物都沐浴在新鲜的露水之中。万象,泛指一切事物。

高原扩奇怀:高原上充满了壮怀激烈之气。高原,指高峻的山峰或平原。扩,充满、充实。

远迩纷来目:远近的人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迩,近;目,看。

古祠覆茅茨:古老的祭坛上面盖着茅草屋顶。古祠,指姜女祠;覆,覆盖;茅茨,茅草做的屋顶。

修篁夹径曲:修长的竹子夹着弯曲的小路。修篁,指修长挺拔的竹枝;夹,交错、围绕;径,小道。

云是秦时女:说是秦朝的女子。云,说、称;是…女,就是……女子。

殉夫长城窟:为夫殉情而死在长城的洞窟之中。殉,以死表示忠诚;夫,丈夫;城,城墙;窟,洞穴。

斯言似不经:这种说法似乎是不合常理的。斯,这;言,话、说法;不经,不合常理。

史传无专录:史书里没有专门为这件事而立的篇章记载。史传,指史书、传记等;专录,专门记述。

山海有高坟:山海之间有高大的坟墓。山海,泛指广大的山和大海;有,存在;高坟,高大的坟墓。

余曾吊昔夙:我曾经前去凭吊过那些过去的事情。夙,从前的事;吊,凭吊、凭吊;昔日,从前。

睹兹然疑生:看到这些就疑惑不解地产生了问题。兹,这;然,如此;疑,疑惑;生,产生;流俗,流行的世俗观念。

应是杞梁妻:应该是杞梁的妻子。杞梁,人名;应是,应该是。

夫死死于哭:他的死是因为妻子在哭。夫,丈夫;死,死了;于,因为;乎;哭,哭泣。

姑置:姑且放在一边(不谈)。

无复道: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复,再;道,谈论、说话。

徘徊眷遐瞩:徘徊留恋着远望远方。徘徊,来回走动的样子;眷,依恋;遐瞩,远望、注视。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用笔简洁,语言凝炼,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感叹和对古代忠贞爱情的赞美之情。

首二句点明时令,交代了时间背景——秋季。“新秋天气佳”,写出了秋季天气宜人的景致。“群鸟鸣林木”,描绘了一幅秋天鸟鸣林间的景象。“群鸟”、“鸣”、“林木”,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使人仿佛听到了鸟儿的歌唱声,看到了鸟儿在空中飞翔的情景。“公事既云已”,表明作者已经处理完公事,可以自由行动了。“是时雨初收”,描绘了雨水刚刚停止的情景。“万象喜新沐”,描绘了大自然被雨水洗涤后的美景。“是时雨初收”,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高原扩奇怀”,描绘了高原上的壮阔景象。“高原扩奇怀”,表明作者胸怀宽广,能够包容世间万物。“远迩纷来目”,描绘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的场景。“观”,指观赏、观看;“目”,指眼睛。“远迩纷来目”,表达了人们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古祠覆茅茨”,描绘了古老祭坛上覆盖着茅草屋顶的情景。“古祠”,指的是古时候的祭坛;“覆”,覆盖;“茅茨”,即茅草屋顶。“古祠”和“覆茅茨”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比,突出了祭坛的古老和庄重。

“云是秦时女”,表明了姜女祠的历史背景。“云”,指代;“是秦时女”,指的是秦朝的女子姜女。“云是”,即认为是指……女子;“秦时”,指的是秦朝时期;“女”,指女子;“殉夫长城窟”,描述了女子为了丈夫守节而死在长城的洞穴之中的情景。“殉夫”,即为了丈夫守节;“长城窟”,指长城的洞穴。“是言似不经”,表明了这种说法似乎不合常理。“斯言”,指这句话;“似不经”,即似乎不合常理;“不经”,不合常理。“史传无专录”,表明史书里没有专门为这件事而立的篇章记载。“史传”,指史书、传记等;“无专录”,即没有专门的记录。

“山海有高坟”,“山海”指的是广大的山和大海,“高坟”指的是高大的坟墓。“余曾吊昔夙”,表明作者曾经前去凭吊过那些过去的事情。“曾”,曾经;“吊”,凭吊、凭吊;“昔夙”,指的是过去的事情;“昔”,指过去;“夙”,早也。“睹兹而疑生”,意思是看到这些就疑惑不解地产生了问题。“睹兹”,指看到这些;“而”,连词;“疑生”,即产生疑惑。“应是杞梁妻”,表明可能是杞梁的妻子。“应是”,即应该是指……妻子;“杞梁”,人名;“妻”,妻子。“夫死死于哭”,表达了丈夫之死的悲痛之情。“夫”,丈夫;“死”,死亡;“于哭”,在哭泣。“姑置无复道”,姑且放在一边(不谈)。“姑置”,暂且放置;“无复道”,即不再谈论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关注和感慨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古代祭祀场所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忠贞爱情的赞美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篇优秀的咏史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