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烟霭覆空堂,琴面生潮砚墨香。
新涨桃花三尺水,来人错认武陵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题画:这是题目,表明这首诗是描写一幅画的。
  2. 四山烟霭覆空堂: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色,四周群山环绕,云雾缭绕,如同一座空寂的阁楼。
  3. 琴面生潮砚墨香:在这幅画中,琴台似乎被一层薄雾覆盖,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而砚台上的墨香则让人联想到书写时的气息。
  4. 新涨桃花三尺水: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桃花盛开,水面因为新涨的水而显得更加清澈,仿佛能看到水下的鱼儿游动。
  5. 来人错认武陵乡:这里的“武陵乡”指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理想世界,象征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当看到这幅画时,有人误以为这里是真正的桃花源,从而引发了对于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译文

四面山峦被轻纱似的烟雾笼罩,宛如一幢空廓幽静的楼阁。
琴台仿佛蒙上了一层薄雾,砚台散发出阵阵墨香。
春天里,桃花盛开,新涨的水波使得水面如镜。
有人误将此处当做真正的桃花源,误以为是陶渊明笔下的那个世外桃源。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画卷。诗中的“四山烟霭”、“琴面生潮”、“新涨桃花三尺水”等词语,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山水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来人错认武陵乡”,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意义和启示。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理想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