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烟柳隐渔家,浅溆长桥钓艇斜。
洲畔尚馀闲隙地,拟将结屋傍芦花。
【注释】
萧萧:形容风吹动柳枝的声音。渔家:打鱼人家,即渔民。浅溆(xù):水边平缓的溪流。长桥:指长桥,即横跨水面的长桥。洲畔:靠近湖边的岸上。闲隙地:空闲的地方。结屋:盖房,建房。傍芦花:靠近芦苇花。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芦花”为中心,通过对芦花、芦叶、芦根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是唐人写景咏物诗中的佳作之一。
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烟柳隐现渔家的图景。“隐渔家”,说明这里远离尘嚣,环境清幽;“萧萧”,写出了风中杨柳的摇曳之态,也渲染出一种空寂之感;“烟柳”,既点出了时令,又暗示着此地的景色之美。次句写景,通过写垂钓者的形象来表现环境的清幽。在这样静谧的环境里,垂钓者显得格外悠闲,而“钓艇斜”则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氛围。“闲隙地”,说明此处不是繁华之所;“拟将结屋傍芦花”,表现出了一种悠然自适的生活境界,寄托了诗人的情怀。
这首诗以“芦花”为题,但诗中并没有直接提到“芦花”,而是通过描写芦花的周围环境来间接表现其美丽。首句先写了芦花所在的环境,然后才写到芦花,这种写法使得诗歌更加凝练集中。第二句则通过对芦花的描写来烘托芦花的优美,使人仿佛置身于芦花丛中,感受到它的清香和美丽。第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芦花的美丽,使人更加陶醉于其中。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与题目相呼应,使得整首诗更加完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