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星明灭戍楼空,地近扶桑得早红。
无那浮屠不系日,催人白发又来东。

”`

寒星明灭戍楼空,地近扶桑得早红。

无那浮屠不系日,催人白发又来东。

注释解析:

  1. 寒星明灭戍楼空:描述在清晨的曙光中,星辰时隐时现地照耀着边塞的高楼,给人一种空旷而冷清的感觉。
  2. 地近扶桑得早红:指太阳升起的地方接近东方,使得天空呈现出红色的霞光。这里的“扶桑”是神话中的太阳升起之地,常用来象征东方。
  3. 无那浮屠不系日:使用“无那”表达一种无奈或感叹的情绪,浮屠即佛塔,这里可能是指寺庙或佛塔因没有挂钟而显得特别寂静。
  4. 催人白发又来东:强调时间流逝之快和岁月的无情,使人的头发迅速变白,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东流,从西边向东流逝。

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开原八景之二——塔山曙色的美丽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寒星明灭戍楼空”,以寒星闪烁与戍楼空旷的景色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但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地近扶桑得早红”,利用扶桑作为东方的代名词,表现了朝阳初升时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希望和活力的象征。然而,接下来的诗句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哀叹:“无那浮屠不系日”,反映了诗人对那些未能被固定守护的日出的遗憾。最后一句“催人白发又来东”,则深刻地指出了时间的无情,以及年华易逝的现实。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哲理思考,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塔山曙色》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哲思。戴梓通过这幅画卷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