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归故国,短褐待如何。
修脯存虽少,人情阅已多。
附车轻塞雪,访旧重燕歌。
若为余回首,荒烟隐石萝。
送高圣玺归里
《唐诗》羡君归故国,短褐待如何。
修脯存虽少,人情阅已多。
附车轻塞雪,访旧重燕歌。
若为余回首,荒烟隐石萝。
注释:
羡慕你返回故乡,那破旧的粗布衣服将如何应对?
即使只有很少的食物,但人情世故已经经历了许多事情。
跟随你的车辆在塞外的路上飘洒着雪花,拜访老朋友又听到他们唱起燕歌。
如果有一天我回头看你,只看到一片荒野和石头上的青苔。
赏析:
此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写诗人对友人归故土的羡慕之情,以及对其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第一句“羡君归故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回到故乡的喜悦与羡慕。这里的“故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短褐待如何”,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的生活状况的担忧。这里的“短褐”是指简陋的衣物,诗人担心友人穿着简朴的衣物是否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第三句“修脯存虽少”,则是对友人食物短缺的担忧。这里的“修脯”是指煮熟的肉干,而“修”则是一种量词,表示数量不多。诗人担心友人回家后,可能连一顿饱饭都难以解决。
第四句“人情阅已多”,则是对诗人自己经历的人情世故的感慨。这里的“阅”可以理解为经历、经历或阅历的意思。诗人感叹自己经历了许多的人情世故,已经看透了世间的一切。
第五句“附车轻塞雪”,则描绘了一种壮阔的景象。这里描述了诗人跟随朋友的马车在塞外的雪地上行进的场景。这里的“附车”可以理解为跟随朋友的车子,而“轻塞雪”则描绘了雪地中车轮滚动的景象。
第六句“访旧重燕歌”,则是对友人拜访旧友的情景的描绘。这里提到了燕歌,可以联想到古代的燕国,而燕歌则是一种古老的歌曲。诗人想象着友人回到故乡后,一定会去拜访他的老友,并一起吟唱那些古老的歌曲。
最后一句“若为余回首,荒烟隐石萝”,则是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感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诗人想象着友人离开后,会不会在某个地方回头望望他,而那里只有一片荒芜的烟云和石头上的青苔。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诗人对友人归故土的羡慕之情,以及对其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