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里登山落帽,雨中出郭垫巾。
捋须欲臣老子,伸足不识故人。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漫成六首其三”,要求赏析“风里登山落帽,雨中出郭垫巾。捋须欲臣老子,伸足不识故人。”这四句诗的用意。然后分析每一句诗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再结合整首诗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风里登山落帽”,意思是说在风大的山中登高,帽子被风吹掉了,这是写天气变化无常、变幻莫测的特点。“雨中出郭垫巾”,意思是说在下雨天走出城外,为了挡雨,把头巾垫在地上,这是写风雨交加,天气恶劣的景象。两句写出了诗人在自然气候的变迁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奈和狼狈。
“捋须欲臣老子,伸足不识故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捋着胡须,想要效仿古代圣贤的样子,以期得到圣人的指点;但是伸长腿脚却不知道谁是老朋友,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圣贤的向往,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思念。
【答案】
译文:
在大风中登上高山,帽子被风吹掉,只好摘下帽子继续前行;在暴雨中走出城门,把头巾垫在地上挡雨,却不知是谁。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前二句写风雨交加,天气恶劣,而自己却要冒风雨而行。后二句写自己的感慨,说自己想要效法圣贤,却不知如何去做;想认识旧友,却不知该问谁。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深沉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