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徵贤良,天子临轩策。
晁董及公孙,旧史可寻绎。
江都独纯粹,言必则古昔。
六蓺是表章,一使爝火息。
嗟哉曲学徒,枉寻㢙直尺。
居然厕公卿,坐受小吏白。
君看平津阁,何如广川宅。
休言宦不达,幸免故人责。

【注释】

董江都祠和冰持前辈韵二首:即《董江都祠和冰持先辈韵》,作者董仲舒。

汉代征贤良,天子临轩策:汉朝皇帝征召贤能之士,让他们在殿堂上发表议论对策。

晁董及公孙:指汉文帝的晁错、公孙弘等人。

旧史可寻绎:古代的历史典籍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

江都独纯粹,言必则古昔:江都王刘胥(字子胥)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昏君,他统治时期政治黑暗,社会混乱。这里用“江都独纯粹”比喻董仲舒在政治上保持清正廉洁,不受奸邪小人的影响。

六蓺是表章,一使爝火息:六艺是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如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尚书·洪范》中有“明五典,弼五教”之说,认为六艺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和思想的。这里的“一使”是说六艺的教导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净化。而“爝火”指的是微小的光芒,比喻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这里用“一使爝火息”比喻通过六艺的教化,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被清除了。

嗟哉曲学徒,枉寻㢙直尺:叹息那些只知道曲意逢迎的人,他们的行为就像弯曲不直的尺子一样。

居然厕公卿,坐受小吏白:竟然能够身居公卿之位,受到下级官吏的奏报。这反映了当时官场中存在的腐败现象。

君看平津阁,何如广川宅:您看看汉朝的平津阁,与现在的广川宅相比,哪个更好呢?平津阁是东汉时期的一座官舍,而广川宅是东汉末年董卓的住所。这里用比较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休言宦不达,幸免故人责:不要说你做官没有成就,否则会招来老朋友的责骂。这反映了董仲舒对自己仕途的无奈和担忧。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以汉代贤良的政治活动为背景,借古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抒发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全诗通过对汉代贤良政治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批评和失望之情。

诗人通过描绘汉代贤良的政治活动,展现了一幅历史画卷。其中,“天子临轩策”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汉代贤良们在朝廷上发表议论对策的场景,展示了他们在政治舞台上的风采。而“晁董及公孙”三句,则进一步指出这些贤良们是汉文帝的晁错、公孙弘等人,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诗人以“江都独纯粹”一句,突出了董仲舒在政治上的清廉和正直。他认为江都王刘胥是一个昏君,统治时期政治黑暗,社会混乱。在这里,诗人用“独纯粹”来形容董仲舒的清廉,强调他在政治生活中始终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品质。同时,“言必则古昔”一句则表明了他的政治主张是以古代圣贤为榜样,倡导一种理想化的政治制度。

诗人通过描绘江都王刘胥的暴政,进一步揭示了现实的腐败和黑暗。他以“六蓺是表章”一句,表明了六艺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和思想的。但在当时,这些所谓的“古昔之道”却被一些人利用来谋取私利。于是,“一使爝火息”一句便产生了,它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人通过六艺的教化而被清除的情景。

诗人以“嗟哉曲学徒”一句,感叹那些只知道曲意逢迎的人。他们的行为就像弯曲不直的尺子一样,无法正确地衡量事物的价值。而“居然厕公卿”一句则揭示了这种官场中的腐败现象。一些官员竟然能够身居公卿之位,受到下级官吏的奏报,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诗人以“君看平津阁”一句,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一个更加宽广的背景。他以汉朝的平津阁为对比,与现在的广川宅相比,哪一个更好呢?这个问题既体现了他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和批评,也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汉代贤良政治活动的描绘,以及对其政治主张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失望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未来的期待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