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日及花,昼荣夕辄悴。
庄生论小年,蜉蝣蟪蛄类。
道旁见一枝,妖红可人意。
未登君子堂,俯仰篱下寄。
寿命旦暮闲,犹以色取媚。
嗟尔亦何知,我言责太备。
木槿花一日绽放,白天盛开,夜晚凋零。
庄子谈论生命之短,蜉蝣和蟪蛄都类似。
路边看到一株草木,妖娆的红色令人喜爱。
尚未登上君子的堂屋,只能俯仰篱笆之下寄居。
生命的寿命早晚间闲,还以美貌取悦他人。
你对此也不懂,我的言辞责任太重。
木槿日及花,昼荣夕辄悴。
庄生论小年,蜉蝣蟪蛄类。
道旁见一枝,妖红可人意。
未登君子堂,俯仰篱下寄。
寿命旦暮闲,犹以色取媚。
嗟尔亦何知,我言责太备。
木槿花一日绽放,白天盛开,夜晚凋零。
庄子谈论生命之短,蜉蝣和蟪蛄都类似。
路边看到一株草木,妖娆的红色令人喜爱。
尚未登上君子的堂屋,只能俯仰篱笆之下寄居。
生命的寿命早晚间闲,还以美貌取悦他人。
你对此也不懂,我的言辞责任太重。
【解析】 “过昭庆寺访哲公不遇”是首联,全诗写诗人到昭庆寺寻访智顗未遇。首句点出题意,第二句写出了智顗的清高脱俗,第三、四两句写出了智顗的佛门造诣。“我来虎溪下”承上启下,过渡到尾联。 【答案】 译文:五宗谁继承着响彻云霄的声音?只有智顗的禅林清绝而寂静。水边的月观空悟到了佛法的真谛;风中幡动回答了法音的呼唤。我来到龙井山下,看到智顗在深山古寺里修行。可惜我没有见到传说中精通《维摩诘经》的大士
诗句释义 1 何处消长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长夏季节的某种期待或感受,他可能想要找一个地方来消磨这个漫长的夏天。 2. 空亭远眺宜:空亭意味着没有其他人,因此可以独自远眺。这句话描绘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空旷的亭子中,享受着远方景色的情景。 3. 山光来不速:山光指的是远处的山峰在日落时分反射出的光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这种美景到来的意外和欣喜。 4. 月影出如期
诗句释义: 1. 隐者柴门内,林花落又开。 译文:隐居在山中的小院,门前有一片树林。花儿落下后又重新开放。 关键词:隐者(隐居的人)、柴门(简陋的房屋的门)、林花(树林里的花朵)、落又开(花儿落下后再次开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环境,门前有片树林,花儿落下后又重新开放,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2. 水深鱼极乐,客散鸟还来。 译文:池塘里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晓行》 晓行 残漏五六点,稀星三四匀。 岸崩枯似腊,树秃立如人。 估客郎当铎,征夫轣辘轮。 趁凉同起蚤,露气湿衣巾。 译文: 清晨出发,天空中的星星稀疏,只有五六颗。 江边的石头已经崩塌,像冬天的腊月一样冷。 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树身。 商人的号角声此起彼伏,征人的车轮声隆隆作响。 趁着凉爽,大家起床早早出发,露水把衣服打湿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晨曦中踏上旅程的情景
【注释】 涧水空山道:涧水,指山间溪流。空山,形容山中寂静。道,小路。 相过人不知:相互往来的人不知道我来访。 美花多映竹:美丽的花儿映衬在竹子之中。 桐叶坐题诗:坐在梧桐树的叶子上题诗。 易下杨朱泪:容易落下像杨朱一样的眼泪。易下,轻易落下。 难酬支遁词:难以报答像支遁一样的诗人(即谢安)。 扁舟吾已就:我的小船已经准备停当。 舍此复何之:离开这里还有什么地方呢? 赏析:
徐毓洲读书僧舍集杜工部句寄之 其四 同调嗟谁惜,亲情独有君。 优游谢康乐,俊逸鲍参军。 舍下笋穿壁,阶前树拂云。 几时杯共把,水竹会平分。 注释: 1. 同调嗟谁惜:意指同为文人,相互感叹无人珍惜自己的才华。 2. 亲情独有君:表示对这位朋友的特别情感,认为他的情谊独一无二。 3. 优游谢康乐:以谢灵运(谢康乐)为榜样,形容自己生活闲适自得。 4. 俊逸鲍参军:用鲍照来比喻自己
徐毓洲读书僧舍集杜工部句寄之 其三 林僻来人少,村花不扫除。 长卿多病久,中散旧交疏。 把酒宜深酌,新文尚起予。 吟诗坐回首,日暮且踟蹰。 注释: - 林僻:指幽静的山林。 - 来人:指的是来访的人。 - 村花:指乡村中的花朵。 - 长卿:指的是李陵,因曾为李陵作《别歌》,故称。 - 中散:指的是嵇康,因其曾为《与山巨源绝交书》而知名。 - 把酒:拿起酒杯。 - 起予
【注释】: 何谦之(768—824),字文举,河南人。曾任制置使府参军事,后任司户参军,因事下狱死,时人称其“晚节独芳”。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首联先写自己与何谦之的相识、相交和相知;颔联赞扬他的才能和为人;颈联祝愿他官运亨通,身体健康长寿;尾联则希望他像菊花一样,在晚年还能保持高洁的情操。 首联“维岳天中贵”,以山为喻,赞颂何谦之居高位而能自守,不骄不矜,如嵩岳之巍然不动
【注释】 1. 云秋:云气秋色。 2. 皇华使,汉元帝遣五方蛮夷君长入朝的使者,因称“皇华使”。 3. 魏阙:指皇宫。 4. 梁园:东汉梁孝王刘武的园林。 5. 灰岭、卢沟:地名。 【赏析】 《奉使典试河南出都作》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奉命赴河南主持考试的情景。前二句写自己奉命去河南主持考试的途中景象。后四句写抵达河南后,在主考官面前应试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自然
徐毓洲读书僧舍集杜工部句寄之 其二译文:我虽然拙劣,但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幽静偏僻的地方更能让我怡然自得。放宽心态应是酒,排除烦闷应该强裁诗。野寺中僧人稀少,茶瓜留客却很迟。我们向来心意相通,步着木屐向东篱。 注释: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同道好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僻远之地,仍保持坚定信念和积极进取精神的思想。 赏析:徐毓洲在僧舍读书时,偶遇杜甫《佳人》中的一句“野寺残僧少,茶瓜留客迟”
注释: 瓜壶:瓜类植物的藤蔓。 茎叶颇相同:瓜的茎和叶形态相似。 秋来结实好,累累悬屋东:秋季时,瓜果成熟,挂满了屋檐。 剖瓜如蜜甜,争啖喧儿童:孩子们争抢着吃瓜,好像吃蜜一样香甜。 生冷忌食多,恐致腹疾攻:如果吃了生冷食物,容易导致肚子疼。 壶卢虽寡味,佩之当药笼:虽然葫芦味道平淡,但可以用来做药箱。 中流偶失船,坐收千金功:在河中心丢失了一只船,却意外获得了价值连城的财富。 徒以甘苦论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浮蓱生无蒂,随风漂泊,自由自在。 - 随波忽近远,比喻草木随风飘动,位置不定。 - 风来半汀失,风来时,草木在岸边摇曳,失去平衡。 - 雨过一池满,雨水过后,池塘里的草叶变得饱满。 - 飘泊狂澜中,草木在狂风暴雨中摇摆不定。 - 叶叶独安稳,虽然草木在风暴中摇摆不定,但每一片叶子都保持自己的稳定。 - 众芳忧淹溺,其他的花草担心被淹没。 - 乃以智自遁
诗句释义: 1. 读诗识芣苢:通过阅读《诗经》来认识芣苢这种植物。 2. 采采向中田:到处寻找,采摘芣苢。 3. 雨后绿叶肥:雨后的叶子变得更加茂盛。 4. 结穗垂马鞭:植物的果实像马鞭一样垂下来。 5. 物微人所弃:虽然植物微小但被人忽略。 6. 不堪充豆笾:无法用来填充豆盘。 7. 本草幸见收:幸好被当作药材收集起来。 8. 弗以下品捐:不将其视为下品而丢弃。 9. 小试辄有效
注释: 孟秋天始凉,下隰见红蓼。 孟秋时节天气开始转凉,在低洼之地看到红色的蓼草。 花繁带露斜,身弱得风早。 花繁密而带着露珠,身体纤弱,所以被风吹得较早。 疏篱浅水闲,娟娟秀而好。 稀疏的篱笆旁,浅浅的水边显得很悠闲,这棵蓼草长得又秀气又好看。 根柢非坚牢,颜色能自保。 它的根部并不是很坚固,却能自己保护自己不受害。 骚人倘回顾,终觉异凡草。 假如诗人回顾起来,会觉得它和普通的草木不同。 赏析
《咏道中所见草木 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作品。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译文 樗树生长没有材木,木匠石匠都不屑一顾。 栽种于官道旁,虽然长得葱郁茂盛,也让人感到欣喜。 为何要冒用椿树之名,依附他人不知廉耻? 枝叶偶然相似,但本质不同,臭味岂能相似? 人们说樗树容易长高,抛弃它而选择它。 唉,那些追逐气味的人,赶快离开让我耳清心静。 注释 - “樗木生不材”
杨柳性易活,道傍郁婆娑。 一一悬官牌,手栽数不讹。 行旅苦烦暍,小立清风过。 谁云无才思,庇荫亦巳多。 前时河水溢,浊浪骄鼋鼍。 斫伐千万株,犹足支颓波。 豫章号良材,十年始作科。 迂阔好大言,收功竟如何。 注释: 1. 杨柳性易活,道傍郁婆娑:杨柳生命力强,容易成活,道旁的柳树郁郁葱葱。 2. 一一悬官牌,手栽数不讹:每一处地方都悬挂着官府的牌子,而亲手种植的树木数量也不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