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人户官道旁,十十五五纷成行。
肩驮背负去故乡,儿与釜甑同一筐。
日食溢米才充肠,昼无庐舍夜不床,幕天席地无周防。
人离乡贱计非臧,饥驱奚暇虑久长。
但愿盎有斗粟藏,生生世世无逃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新丰折臂翁》。下面逐句解释:
第1-2句:
- 道旁:指官道旁边的人。
- 逃荒人户:逃离战乱和饥荒的人们。
- 官道旁:在大道旁边,说明逃难的人流离失所。
- 十十五五纷成行:形容人们数量众多,像十个人、十五个人、二十个人、三十个人等这样分散地排成一行。
第3-8句:
- 肩驮背负去故乡:描述了这些逃难的人带着家当(如包袱)前往家乡。
- 儿与釜甑同一筐:形容家中的孩子和他们的母亲一起,就像装在一个竹筐里一样紧密地打包。
- 日食溢米才充肠:比喻食物短缺,一天只能吃一点点米来填饱肚子。
- 昼无庐舍夜不床:白天没有房子可以住,夜晚没有床铺可以睡。
- 幕天席地无周防:形容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暂时放弃住所,露天睡觉,没有防备。
第9-10句:
- 人离乡贱计非臧:指因为战争和饥荒,人们失去了尊严和地位,处境非常艰难。
- 饥驱奚暇虑久长:饥饿迫使人们没有时间去考虑未来,只能随遇而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逃荒途中的艰辛生活。诗中的“道旁”和“官道旁”表明了逃亡者的绝望处境。大量的人口、简陋的行李和艰难的生活环境反映了当时战争和饥荒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逃荒者的生活状态,让人感受到了他们的生存挑战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