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勋名两不磨,诗情翻比簿书多。
朱门棨戟今犹昔,谁肯偷闲到法螺。
【注释】
翰:翰墨,指文字、文章。勋:功勋。两不磨:没有磨灭。翻比簿书多:比作诗的情思要更多。朱门:红漆大门。棨戟:古代的一种仪仗。今犹昔:现在和过去一样。谁肯:谁愿意。偷闲:找时间休息、娱乐。到法螺:到法螺寺去,即去游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宋牧仲家见到其法螺寺的壮丽景色后,有感而发之作,表达了作者对宋牧仲法螺寺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翰墨勋名两不磨”,意为翰墨(指书法)和功勋、名望都不被磨灭。这一句以“两不磨”来表达对宋牧仲法螺寺美景的赞美之情。翰墨,即指书法,是中国古代文人必备的艺术技能之一;勋名,则指功名、地位等荣誉和称号。这两方面的成就都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或改变,因此诗人用“两不磨”来形容这种不朽的美。
第二句“诗情翻比簿书多”,意为诗歌的情感要远比枯燥的文书更丰富和动人。这里诗人用“翻比”来强调诗歌与文书之间的对比,突出诗歌情感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同时,这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宋牧仲法螺寺美景的独特感受和赞美之情。
第三句“朱门棨戟今犹昔”,意为如今仍然可以见到红漆大门和戟门。这两句描绘了宋牧仲法螺寺的宏伟壮观,以及它依然保持着古色古香的氛围,与过去没有任何变化。
最后一句“谁肯偷闲到法螺”,意为谁愿意抽出时间来游览法螺寺呢?这里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们可能忽视这个美景的惋惜之情。诗人认为,尽管宋牧仲法螺寺如此美丽,但人们却很少有机会去欣赏它,甚至有人宁愿花费时间在文书工作上,也不愿抽出时间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宋牧仲法螺寺美景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地位等荣誉的追求与忽视自然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