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先旧隐若堪攀,咫尺丹梯想像闲。
得陇何妨仍望蜀,取之不禁是名山。
这首诗是作者在攀登金山时,对焦先旧隐的感慨。焦先曾是南宋名臣,他在任期间治理国家有方,深受百姓爱戴。后来辞官归隐,隐居在金山一带。诗中“得陇何妨仍望蜀”一句,表达了作者希望焦先旧隐能够再次振兴,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愿望。
译文:
焦先旧隐若堪攀,咫尺丹梯想像闲。
得陇何妨仍望蜀,取之不禁是名山。
注释:
- 焦先旧隐:指焦先旧时的隐居之地。
- 丹梯:红色的梯子,象征登山的艰辛和困难。
- 想象闲:想象中的闲适生活。
- 得陇何妨仍望蜀:意思是得到了陇地(即现在的甘肃),为何不继续追求蜀地(即现在的四川)。
- 取之不禁是名山:意思是取得这些地方(即金山)并不过分,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名胜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以登山为背景,通过对焦先旧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比喻手法,将金山比作名山,赞美了金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价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