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欲尽一村连,风景分明似辋川。
父老呼儿课东作,无过凿井与耕田。
【注释】恭:恭敬;御制:皇帝的御笔;阜平道中作:在阜平道途中所作之诗;其二:第二首。
【赏析】此诗描写了农民在春耕前的情景,诗人从“父老呼儿课东作”一句入手,写出农村一片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而这一切又都缘于农事活动的需要。“无过”两句,是写农家生活的艰辛和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
一村欲尽一村连,风景分明似辋川。(《唐律镜铨》卷七)
“一村欲尽一村连”,这是说,村庄挨着村庄,一座接着一座,一直连到天边。“风景分明似辋川”,这是说,这连绵不断的风景,很像唐代著名画家王维的辋川(今陕西蓝田县境内)。“一村”两句,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父老呼儿课东作,无过凿井与耕田。(《唐律镜铨》卷七)
“父老呼儿课东作”,是说,年老的乡亲们呼唤着小孩子们去耕作。“无过”两句,意思是说,他们教孩子们学习凿井和耕种。“父老”两句,表现了乡村人民勤劳朴素的性格特征。
这首诗是诗人扈从出京时所写,它描绘了京城郊外的田园风光及农村生活。诗人从郊游出发,一路走来。看到“村连村”、“景如画”,便有“风景分明似辋川”之感。但这种美景,并非是自然造化之功,而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他看到乡亲们带着孩子们去田间劳作,就想到:“无过凿井与耕田”。这两句诗,既表现了农民的辛苦,也表现出农民的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