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漫山未足珍,横枝数点逗先春。
天然清瘦非凡格,比似先生骨性真。
【题解】此诗作于诗人赴任越州观察使途中,时在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
【注释】倪敬堂:作者的朋友。西溪:今浙江绍兴市西南。先春:早春的梅花。清瘦:指梅花枝干挺直、花朵稀少的特点。先生:对友人的雅称。《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桃李满山却不如那几枝早开的梅花,横斜着的枝条逗引着春天的到来,它天生的体态清新高洁,与先生的人品相映成趣。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诗中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独领风骚,清香四溢,品格高雅,令人赞叹不已。首联写梅之不群。“漫山桃李”,意谓遍地皆是桃李,而梅花却是“未足珍”。以桃李喻俗艳,梅花喻高雅,突出梅花之不群,为后文赞其品格做铺垫。颔联写梅之傲骨。“横枝数点”是说梅花不是一簇一簇地开放,而是一枝一枝地探向寒天。“逗先春”三字既点出梅开之早,又暗含梅之不凡。颈联写梅之清瘦。“天生清瘦非寻常”,梅花枝干挺拔,花色素淡,给人以高洁的感觉,故用“非凡格”形容。尾联点出人梅之妙合。“比似先生骨性真”是说梅花的品性与自己一样。诗人以梅自况,表现了自己为人的品格。全诗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格调自然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