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绣谷列金钗,细步纤纤引上阶。
六十年来传本事,青衫红袖说苏斋。

【注释】

①忆娘:唐代诗人元稹的代表作《离思五首》中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之句,后人以“忆娘”借指所思之人。②绣谷:指百花盛开的花园。③青衫:古代官员穿的青色衣服。④苏斋:即宋代文人苏东坡的书房。⑤本事:本意,原委。⑥红袖:指女子的衣袖。⑦修道:修习道术。⑧苏斋:指苏轼的书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咏叹张忆娘的发簪,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

上片开头两句写春风中花园的景象,用春日里百花盛开作背景,将人置于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热闹非凡的花的世界当中。“细步纤纤引上阶。”这一句描绘了一位娇媚的女子正轻轻地走上台阶。她那轻盈的步履,婀娜的身姿,以及优雅的气质,都让人感到她是一位高贵的贵妇。

接下来两句则转入咏叹张忆娘的发簪,通过对发簪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其美丽动人的形象。发簪作为妇女们头上的一种装饰品,在古代文学中经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而张忆娘的发簪更是如此。发簪是妇女们用来固定发型、修饰容颜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它不仅代表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还蕴含着她们的情感和思绪。在这首词中,作者巧妙地通过咏叹张忆娘的发簪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看到了发簪上精美的花纹、绚丽的色彩,感受到了它散发出的美丽气息,更从中看到了张忆娘那如花似玉的面容。这些美好的形象都让作者陶醉不已,使他不禁想起了与妻子共度的美好时光。

下片则是对张忆娘的思念之情进行进一步的渲染。作者回忆了与妻子相识相爱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深眷恋之情。他回忆起两人初见时的欣喜、相知后的默契以及相伴相随的温暖时光,这些都让他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妻子也渐渐离去,留下了他一人孤独地面对人生的起落变化。因此,在思念之余,他也不忘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相信总有一天能够再次与妻子重逢并共同度过美好时光。

这首词通过对张忆娘发簪的描绘和咏叹,展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词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典故,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