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薤遗文世少知,从君一一剖然疑。
不知天柱山南望,可有荧阳第二碑。
《送毛伊人检讨还莱州 其三》
金薤遗文世少知,从君一一剖然疑。不知天柱山南望,可有荧阳第二碑。
注释
- 金薤:指代珍贵的薤草,古代文献多用以比喻珍贵的书籍。
- 遗文:指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
- 世少知:世上很少有人知晓。
- 剖然疑:形容对某些事情或问题产生深刻怀疑和思考。
-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境内,主峰海拔1689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 荧阳:地名,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因西汉末年刘邦在此设“荧阳县”而得名,是古颍河中游的重要码头。
- 第二碑:特指某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石碑,常被视为文物保护的对象。
翻译
珍贵的薤草遗书中,世人鲜少知其价值,每当你仔细推敲其中的内容时都充满了疑惑。不知道在天柱山的南边远望时,是否能找到那被传为“荧阳第二碑”的珍贵之物。
赏析
钱大昕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对友人回归的期待。诗中提及的“金薤遗文”,即珍贵的古籍,反映了他对文献传承的重视。而对“天柱山”的描写,则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与历史遗迹相关的遐想和敬畏。
最后一句“不知……第一碑”,通过询问“是否”这一疑问词的使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可能带回的历史见证的好奇,以及对这种历史价值的肯定与赞美。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具体地点的描绘与对文化遗产的赞赏,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对朋友回归的期待之情。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钱大昕对古籍文化及历史的尊重与热爱,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未来可能的历史发现所抱持的期待和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