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名蚤岁玉堂传,稳卧山中又卅年。
手抚陶潜琴一只,算来得趣在无弦。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郑燮(即郑板桥)的《题随园雅集图》中的第二首。这首诗表达了郑燮对陶渊明和王维这两位古代文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我们来翻译这首诗:

译文:
早年才华出众,玉堂之传,
在山中安稳地度过了三十年。
手里抚摸着陶潜的琴,
觉得真正的乐趣在于没有弦。

注释:

  • 玉堂之传:指代才名早传。玉堂,古代官署名称,这里借指高位。
  • 山中:指隐居山林。
  • 无弦:指没有琴弦,比喻内心没有世俗的烦扰。

赏析:
这首诗是郑燮晚年的作品,他在随园雅集图中描绘了两位古代文人的形象。诗中通过对比两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郑燮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他曾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也曾在贫贱中度过。然而,他总是能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追求内心的自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诗中的“陶潜琴一只”,指的是陶潜(陶渊明)的琴。陶潜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田园风光为题材,语言朴素、清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而郑燮在这里用“一只”来形容陶潜的琴,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陶潜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最后一句“算来得趣在无弦”,则是郑燮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在他看来,真正的乐趣不在于外在的事物,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在。这种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的生活态度,也正是郑燮本人所秉持的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