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使者降灵骖,灊岳青城鼎足三。
倘作匡庐老提举,二十四考我犹堪。
【注释】
①九天使者降灵骖:九天,天上;骖,指马。九天使者指神仙下凡。
②灊岳青城鼎足三:灊山、庐山、青城山,在今安徽省,这三座大山鼎足而立。
③匡庐老提举:匡庐,即庐山,在江西星子县。老提举指作者自比。
④二十四考我犹堪:二十四考,指考试的科目很多,这里指文章多。堪,能胜任。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在庐山时所作,当时作者任提举南岳庙兼南岳住持,故有此题。
第一句“九天使者降灵骖”,诗人想象自己是一位来自天界的使者,骑着一匹神骏的马从九天中降临到人间,这是何等的荣耀和神奇!“九天”二字,既表明了其地位之高,又表现出了诗人对神仙传说的向往。
第二句“灊岳青城鼎足三”,诗人进一步将目光转向眼前的庐山。“灊”是山名,“岳”是山的总称,“青”,是形容山的色彩,也是道教用语。“鼎足三”则暗喻庐山与灊山、青山山名并立,形成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这里的“鼎”字,既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峰的形状,又巧妙地暗示了庐山与灊山、青山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三句“倘作匡庐老提举,二十四考我犹堪”,这是全诗的升华部分。诗人以匡庐(庐山)老提举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涯的超然态度。他虽然身居高位,却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各种事务都能游刃有余。同时,他也知道,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他有二十四种考试科目,足以应对各种不同的挑战。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卓越的处世智慧,使得他在官场上能够游刃有余,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信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神仙传说的向往,又有对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