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馀年日月忙,蚤衰容易事全忘。
推排自愧称前辈,谐谑偏欣道故乡。
且住为佳嗤望蜀,徒劳无益草扬汤。
如来慧眼看能破,未必愚公让智囊。

【注释】

“再题”句:重题此诗。寓壁,即墙壁,借指居室。仍叠前韵:仍和先前的韵脚相同。

“四十馀”句:四十多岁的时候,日月如梭,忙碌不停,所以容易把过去的事情全忘光了。蚤衰:早衰,衰老,这里比喻年老体衰,记忆力减退。事全忘:事情全都忘了。

“推排”句:推说自己自愧不如前辈,谐谑(yxue)偏能喜欢谈说故乡的事。

“且住”句:暂且住下作佳话,嗤(chī):讥笑。望蜀:望蜀鄙,意谓希望在蜀地建立功业。这里指寄人篱下的客居生活。草扬汤:草木皆兵,比喻对小事也过分担忧。

“如来”句:佛家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视之为幻妄,不应执迷不放。慧眼:佛教语,指佛眼。看能破:看破一切。

“未必”句:并非愚公移山,就可以让智囊无计可施。

【赏析】

此篇是一首七绝。诗人以自己一生经历为例,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看法。首联“四十馀年日月忙,蚤衰容易事全忘”,写自己四十多年来,忙于奔忙的生活,以至于忘记了许多往事;“推排自愧称前辈,谐谑偏欣道故乡”,则表明了自己虽然年纪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乐于谈论家乡之事。

颔联“且住为佳嗤望蜀,徒劳无益草扬汤”,写自己暂时驻足此地,享受悠闲生活,并自嘲地嘲笑那些一心只想着在蜀地建立功业的人,他们的行为是徒劳的,只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之中。

颈联“如来慧眼看能破,未必愚公让智囊”,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他认为佛家的观点是正确的,即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幻的,不应该执着不放。因此,即使自己曾经是智者,也应该放下心中的执着,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困扰。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态度。他的诗句简洁明了,含义深刻,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趣味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