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楼居倚碧梧,目穷千里豁平芜。
秋霜蹑屐探鸦舅,春雨添棚护鼠姑。
境到闲时喧亦静,心从安后有仍无。
南华义谛都参透,牛马随人尽意呼。

【注释】

百尺楼:形容高大的楼。梧巢:指楼中之窗。

蹑屐(jiē jī):穿木屐,古人登山时所穿的一种鞋。探鸦舅:探视乌鸦,借指登高。

添棚:在楼顶加设小棚。鼠姑:即“蝼蛄”,俗称土狗、地狗,爬墙穴居。

境到闲时:意为心境宁静之时。喧亦静:喧嚣的环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有仍无:心中虽有,而实际上却不存在。南华:道家《庄子》中的一篇,名《逍遥游》,强调人的精神自由。义谛:道理。牛马随人:像人一样听从命令的牛马。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用“百尺楼”来比喻自己高远的志向,用“梧巢”来比喻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全篇四句诗分别写了楼高、秋霜、春雨、闲时等四个意象,每个意象都充满了诗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境界的追求,表现了诗人超脱物外、淡泊明志的胸怀。

首句“百尺楼居倚碧梧”,诗人站在百尺高楼之上,俯瞰着碧绿的梧桐树,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心胸也随之开阔。这里的“碧梧”既指窗外之景,也象征着诗人的理想抱负。

次句“目穷千里豁平芜”,诗人的目光穿透云霄,放眼望去,只见千里平原如画卷般展开,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平芜”既指眼前的景色,也象征着诗人的人生道路平坦顺畅,前景一片光明。

第三句“秋霜蹑屐探鸦舅”,诗人身着薄裘,脚踏霜雪,登上高台,遥望远方。这里既有对秋天景色的描述,也有对人生境遇的隐喻。诗人以“探鸦舅”自喻,表达了对人生坎坷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第四句“春雨添棚护鼠姑”,春天的细雨滋润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诗人在楼顶加设小棚,为蝼蛄等昆虫提供了栖息之地。这里的“添棚”既指建筑上的设施,也象征着诗人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

第五句“境到闲时喧亦静”,当心境宁静之时,周围的喧嚣也会随之消失。这里的“喧亦静”既形容了环境的宁静,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

第六句“心从安后有仍无”,在心境安宁之后,心中的杂念也随之消散。这里的“有仍无”既形容了心境的变化,也象征着诗人对名利得失的淡然处之。

最后一句“南华义谛都参透,牛马随人尽意呼”,诗人已经彻底领悟了道家南华经的道理,他希望与人为善,就像对待牛马一样。这里的“南华义谛”既指道家南华经中的道理,也象征着诗人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百尺楼上所见所感,展现了他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