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疑偪仄少行踪,扪葛真登最上峰。
石露矾头何齿齿,云生舄下自容容。
夕阳倒射岩闲塔,夜雨平添涧底淙。
珍重飞来草飞去,天龙为我一丸封。
重游飞来峰,登绝顶叠前韵。
只疑偪仄少行踪,扪葛真登最上峰。
石露矾头何齿齿,云生舄下自容容。
夕阳倒射岩闲塔,夜雨平添涧底淙。
珍重飞来草飞去,天龙为我一丸封。
注释:
- 重游飞来峰,登绝顶叠前韵:再次游览飞来峰,登上山顶后,又吟咏了这首诗的前韵。
- 只疑偪仄少行踪,扪葛真登最上峰:原本以为山路狭窄难行,但最终攀爬上了山顶。
- 石露矾头何齿齿,云生舄下自容容:石头上的露水如同细齿的牙齿,云雾缭绕如鞋底下的脚趾。
- 夕阳倒射岩闲塔,夜雨平添涧底淙:夕阳的余晖照在岩石上,反射出一道道光芒;夜里下雨,山涧的水声更加响亮。
- 珍重飞来草飞去,天龙为我一丸封:珍视飞来峰上的草,它们随风飘动,如同天龙用一片仙丹封住了山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将飞来峰的美丽景致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重游飞来峰,登绝顶叠前韵”就表明了此次登山的目的和心情,诗人对飞来峰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只疑偪仄少行踪,扪葛真登最上峰”,表达了诗人初到飞来峰时的迷惑和惊喜,仿佛觉得山路狭窄难以行走,但终于克服困难,达到了顶峰的喜悦。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冒险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也展示了飞来峰的壮丽景色。
第三、四句“石露矾头何齿齿,云生舄下自容容”,诗人以独特的视角观察飞来峰的景色,将石上的露珠比作细齿的牙齿,将云雾比作脚底的脚趾。这种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漫步在飞来峰间的情景。
第五、六句“夕阳倒射岩闲塔,夜雨平添涧底淙”,描绘了夕阳映照在岩石上的景象以及夜晚雨声潺潺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刻画,展现了飞来峰的宁静与祥和之美。
最后两句“珍重飞来草飞去,天龙为我一丸封”,则是诗人对飞来峰美景的赞美之词。他将飞来峰上的花草比作天龙的仙丹,寓意着这片土地的神秘与珍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珍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领悟。通过对飞来峰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