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卷雪压城低,九派江流迹巳迷。
三楚帆樯风上下,万家烟火水东西。
山围大别单椒峙,洲拥金沙碧草萋。
遥指仙人骑鹤地,危楼终古切云霓。
【注释】
武昌:指长江中游的鄂州,即今湖北省武汉市。
惊涛卷雪压城低,九派江流迹巳迷;
惊涛:形容江面波涛汹涌。卷雪:形容江面波涌如卷雪。压城:指波浪冲击着城墙。低:低下。九派:指长江。
九派江流迹巳迷:九派大河的流水已变得模糊不清了。巳(zǐ):已经。
三楚帆樯风上下:三楚地区,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现在属湖北、湖南两省,故称三楚。帆樯:帆和樯,指船上的东西。风上下:风向不定。
万家烟火水东西:成千上万人家的炊烟在江面上缭绕。
山围大别(bié)单椒峙:大别山在湖北西部,这里用“大别”代指大别山。单椒:孤立的山。峙:高耸。
洲拥金沙碧草萋(qī):洲:指沙洲。金沙:指长江中的金沙洲。碧草萋(qī):青草茂盛。
仙人:传说中骑鹤而登仙的人。
危楼:指高楼。
切云霓(ní):直插云霄。切:接触到。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元至元二十年(1283)任汉阳府同知时所写,当时诗人正从武昌出发前往京城大都(今北京)。
首联描绘武昌江边景色,以“惊涛卷雪”形容江水汹涌澎湃之势。接着描写了江水淹没城墙、九派大河的流水已变得模糊不清的景象,形象地表现出了武昌的雄姿。颔联通过描写“三楚帆樯风上下”和“万家烟火水东西”,展现了武昌地区繁华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通过描写大别山脉和沙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尾联则通过描述仙人骑鹤之地、高楼直插云霄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表现诗人情感与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