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令俗耳得针砭,爱汝迎凉不附炎。
晓月一声杨柳店,午阴百过绿槐檐。
身轻自觉能离垢,饮少从知未碍廉。
草信忘机便无患,螳螂张臂亦何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全诗如下:
真令俗耳得针砭,爱汝迎凉不附炎。
晓月一声杨柳店,午阴百过绿槐檐。
身轻自觉能离垢,饮少从知未碍廉。
草信忘机便无患,螳螂张臂亦何嫌。
译文:
听到蝉鸣,真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能听到它的声音就像听到医生的诊断一样,能够让人明辨是非。我热爱夏天的凉爽天气,不喜欢炎热的酷暑。
在清晨的月光下,蝉在杨柳店发出清脆的声音。在中午的时候,蝉在绿槐树荫下发出声音。我感觉自己很轻盈,可以轻易地摆脱污垢;虽然喝的酒很少,但我知道这并没有妨碍我的清廉。
当我忘记一切,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时,就没有烦恼和困扰了。即使是像螳螂那样张开双臂,也没有什么可以嫌弃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中蝉鸣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将蝉鸣声与自己的内心感受紧密相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人以“闻蝉”为引子,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对蝉鸣声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之情不仅仅是对蝉鸣声本身的喜爱,更是对自然和谐、宁静之美的一种向往。诗人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眷恋。
诗人进一步通过对蝉鸣声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他通过观察蝉鸣声的特点,发现了蝉鸣声中所蕴含的美好品质。如蝉鸣声清脆悦耳,让人心生愉悦之感;而蝉鸣声则象征着夏天的到来,给人带来清凉舒适的感觉。这些美好品质都成为了诗人心中追求的目标,使他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诗人通过对蝉鸣声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谐、宁静之美的深刻认识。他认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因此,他倡导人们应该放下功利之心,忘却尘世之累,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观点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也是他对于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通过对蝉鸣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宁静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诗人将人与自然紧密相连,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他的这种独特视角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之美,并学会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