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书曾记代涂高,草草移都计枉劳。
国是卅年禾绢诺,奸雄一手太阿操。
楼桑未遂中兴汉,石马俄成大讨曹。
休诧床头捉刀者,军司狼顾亦人豪。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为南宋诗人陆游。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谶书曾记代涂高,草草移都计枉劳。
国是卅年禾绢诺,奸雄一手太阿操。
楼桑未遂中兴汉,石马俄成大讨曹。
休诧床头捉刀者,军司狼顾亦人豪。
注释解释:
- 谶书曾记代涂高,草草移都计枉劳。
谶书:古代的一种预言书,常常包含一些预言。代涂高:指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草草移都:匆匆忙忙地迁移都城。
- 国是卅年禾绢诺,奸雄一手太阿操。
国是:国家的政策。三十年:三十年来。禾绢诺:指国家的财政状况。奸雄:指狡猾的权臣。太阿操:指权臣操控国家大权。
- 楼桑未遂中兴汉,石马俄成大讨曹。
楼桑:这里指汉朝的统治者。未遂:指汉朝未能恢复繁荣。中兴汉:指汉朝的复兴。石马:指曹操。大讨曹:指曹操的大举北伐。
- 休诧床头捉刀者,军司狼顾亦人豪。
休诧:不要嘲笑。床头捉刀者:指刘备,他曾在刘备床前准备武器,以备不时之需。军司:负责军事事务的官员。狼顾:形容人的贪婪和野心。亦人豪:指他也是一位杰出的人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首句通过谶书记载的代涂高,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迭。颔联则通过描述三十年来的禾绢状况和奸雄之手,揭示了国家财政的危机和权臣操控朝政的现象。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对汉朝复兴和曹操北伐的描述,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崛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