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床木几手揩摩,洗足关门耐养疴。
巷僻最宜生客少,家贫犹蓄古碑多。
先生自署支离叟,前辈曾题安乐窝。
僦直从来须计月,催租也似吏催科。
注释:
- 藤床木几手揩摩,洗足关门耐养疴:意思是用藤制的床和木制的桌擦拭,洗脚后关上房门以休养身体。疴是病的意思。
- 巷僻最宜生客少:意思是小巷里最适合居住的人很少。
- 家贫犹蓄古碑多:意思是虽然家境贫困但还是有很多的古碑收藏着。
- 先生自署支离叟:意思是先生自称是支离老人,这里可能指的是隐士或隐居者。
- 前辈曾题安乐窝:意思是前辈曾经在这个地方题过“安乐窝”三字,可能是一个隐居者的住所。
- 僦直从来须计月:意思是租金从来都要算一个月的费用,意味着租金较高。
- 催租也似吏催科:意思是催收租金就像官员催交赋税一样严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藤床木几手揩摩,洗足关门耐养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简陋的家居环境中,用粗糙的手指擦拭藤床和木桌,然后关上窗户休息养病的情景。这既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又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巷僻最宜生客少”,则展现了诗人对清静、淡泊生活的选择,认为住在偏僻的地方可以减少外来客人,从而减少干扰,更好地享受自然和宁静。
第三、四句“家贫犹蓄古碑多”,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节俭和对历史的热爱。虽然家境贫寒,但家中仍然收藏了大量的古碑,这些古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最后两句“先生自署支离叟,前辈曾题安乐窝”,则揭示了诗人的身份——一位隐士。他自称支离叟,表明自己已经脱离俗世,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前辈曾题安乐窝”则暗示了他曾经在某个地方隐居过,现在又回到了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