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湖山列翠屏,清虚中有快哉亭。
地高合让名公占,水静还招冷客听。
细雨秋添溪溜白,远峰晚借树烟青。
灵岩从此成佳话,日舣中丞书画舲。
【注释】
中丞:指中书省的长官,即丞相。
舣(yǐ):停船靠岸。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于宋理宗宝佑二年(1225年)游灵岩山馆时所作。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远,风格淡雅,颇有韵味;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政治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官场险恶的忧虑之情。
首句“四面湖山列翠屏”,写灵岩山的景色。“列”字写出了群山的排列,形象地表现了灵岩山的秀丽壮观,同时也点出了诗人游览的目的,那就是欣赏这美丽的山水风光。
第二句“清虚中有快哉亭”。这里用典。快哉亭位于苏州市西北阊门外,因唐代诗人杜甫《秋兴八首》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而得名。诗人登上快哉亭,面对湖山美景,心旷神怡,于是写下这首诗篇。
第三句“地高合让名公占”。这句诗的意思是:因为灵岩山地势高峻,所以被名公巨卿所占据。这里的“名公”指的是那些有名望、地位高的官员。
第四句“水静还招冷客听”。“冷客”是指那些隐居山林的文人墨客。这里说,在水静的时候,这些文人会聚在快哉亭中倾听潺潺流水声,感受着清凉宁静的氛围。
第五句“细雨秋添溪溜白”。这句诗的意思是:细雨绵绵,使得溪流更加清澈透明。这里的“细雨秋添溪溜白”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涧的美丽画卷,让人仿佛能够看到溪流中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水珠。
第六句“远峰晚借树烟青”。这句诗的意思是:远处的山峰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苍劲挺拔,与周围的树木相互映衬,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远峰”和“树烟”都是诗人眼中的美丽画面。
第七句“灵岩从此成佳话”。这句诗的意思是:灵岩山因此成为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流传至今。这里的“佳话”指的是美好的传说故事,是人们对灵岩山的美好回忆和赞美。
最后一句“日舣中丞书画舲”。这句诗的意思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停靠在船上观赏风景,欣赏中书省长官李庭芝的书画作品。这里的“书画舲”指的是中书省长官李庭芝所乘坐的船只,船上摆放着他的书画作品。
【译文】
四周湖泊环绕着青山列成翠绿屏障,清澈的湖水中有一座快哉亭。
因为灵岩山地理位置高耸入云,所以成为许多名公巨卿争相占据的地方。
在宁静的湖水里,人们可以听到来自远方的客人在聆听潺潺流淌的水声,感受到那份宁静和惬意。
细雨纷纷洒落在山间小径上,使得溪流更加清澈透明,仿佛一条白色的丝带蜿蜒流淌。
远处的山峰在夕阳的辉映下显得更加苍劲挺拔,与周围的树木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发的画面。
灵岩山因此成为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流传至今。
当太阳落山的时候,停靠在船上观赏风景,欣赏中书省长官李庭芝的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