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侯纯谨秺侯忠,养福多于长厚中。
将相时来须重望,功名论定要全终。
上池草效灵兰药,远道空回翣柳风。
校士钟山碑尚在,诸生堕泪想无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渤海相国挽诗二首 其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恬侯纯谨秺侯忠 - “恬侯”和“秺侯”都是指渤海的两位高官,他们忠诚且行事谨慎。
养福多于长厚中 - 这里的“长厚”通常指的是慷慨大方,而“中”可能是指一个合适的位置或环境。这句话意味着这两位官员能够为人民带来福气,他们的品德和行为都得到了社会的赞誉。
将相时来须重望 - 在唐朝,”将相”是高级官职的代名词,这里强调了这两位官员将会有很高的声望。
功名论定要全终 - “定”在这里表示确定无疑,”全终”则意味着一生的功名成就。这句话意味着他们的名声和成就都将被后世所记住。
上池草效灵兰药 - “上池”可能是一个地名,“灵兰药”则可能是一种药材或者象征性的物品。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这两位官员的品行高尚,如同上池中的水草一般,纯洁无暇。
远道空回翣柳风 - “远道”可能指的是遥远的路途,“翣柳风”则是形容一种轻柔、悠扬的气氛。这句话可能是说这两位官员虽然已经离去,但他们的影响仍然像远处轻拂的柳风一样,持续影响着人们。
校士钟山碑尚在 - “校士”可能是指校正文字的人或职位,“钟山碑”则是刻有碑文的石碑。这句话可能是说这两位官员的功绩将被记录在钟山上的石碑上。
诸生堕泪想无穷 - “诸生”是指学生群体,“堕泪”则是表达悲伤和思念的情绪。这句话可能是说学生们因为这两位官员的离世而感到悲痛,他们的事迹将会被深深地铭记在心中。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两位渤海相国的挽诗,表达了对他们一生贡献和品德的赞美。通过对比这两位官员的不同方面(如忠诚、声望、功名、品行),诗人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学生和后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这些美德,继续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