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村姜蔗足安居,罨画溪光画不如。
两岸绿阴微雨后,半帘花韵试茶初。
遥山叠髻晴铺絮,隔浦鸣榔夜打鱼。
阳羡买田曾有约,沉吟此地十年馀。

宜兴道中

连村姜蔗足安居,罨画溪光画不如。

两岸绿阴微雨后,半帘花韵试茶初。

遥山叠髻晴铺絮,隔浦鸣榔夜打鱼。

阳羡买田曾有约,沉吟此地十年馀。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析
  1. “连村姜蔗足安居”:“姜蔗”可能指的是一种农作物,如生姜或甘蔗,而“足安居”意味着这种农作物足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这句表达了乡村生活的丰富和安定。
  2. “罨画溪光画不如”:“罨画”通常指在水面上绘制的画作,这里可能是指溪边的美景被描绘得如同画卷一般美丽。而“画不如”则意味着真实景色胜过了画作。
  3. “两岸绿阴微雨后”:描述的是春天雨后的绿色景色,两岸的树木和草丛在微细的雨中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增添了一抹清新的气息。
  4. “半帘花韵试茶初”:半帘花韵暗示着花香四溢,而试茶则表明这是尝试新茶的时刻。这里的“初试”强调了对茶香的体验和享受。
  5. “遥山叠髻晴铺絮”:形容远处的山峦层叠,好似女子的发髻,而“晴铺絮”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山峰在阳光下的景色,仿佛是轻飘的柳絮覆盖。
  6. “隔浦鸣榔夜打鱼”:描述了渔民在夜晚使用木制鱼锤敲打鱼网的场景,声音在水波中回荡,增添了渔村的活力。
  7. “阳羡买田曾有约”:“阳羡”是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区。这句话表明过去曾有一个约定,即在某个地方购买田地。
  8. “沉吟此地十年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深深的留恋和怀念,十年的时间足以让这个地方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整体解读
    这首诗通过对宜兴道中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面。诗中的“姜蔗”、“罨画”等词汇,不仅描绘了物象的美丽,也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乡土生活氛围。同时,通过“试茶”、“鸣榔”等动作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最后一句“沉吟此地十年余”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深厚的情感和记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宜兴道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