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都虚幻,休寻不死方。
守谦终受益,作善即为祥。
智小蜩鸠乐,材高栝柏戕。
静中参至理,说与小儿郎。
【诗句释义】:
仙佛都虚幻,休寻不死方。
守谦终受益,作善即为祥。
智小蜩鸠乐,材高栝柏戕。
静中参至理,说与小儿郎。
【译文】:
神仙和佛陀都是虚幻的,不要寻找不死的办法。
保持谦逊才能长久受益,做好事就是吉祥。
才智小如蝉鸣的知了,却快乐无忧;才华高过梧桐树,却容易折断。
在安静的环境中,可以领悟到至理,告诉小孩子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观点,强调谦虚、做好事的重要性。诗中通过“仙佛都虚幻”的表述,表达了对宗教或神秘主义的怀疑态度;而“休寻不死方”则是提醒人们,追求长生不老是没有意义的。接下来的几句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首句“仙佛都虚幻”是整首诗的核心观点,它表达了一种对超自然现象的怀疑态度。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视,以及对世俗世界的肯定。
第二句“守谦终受益”,则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总结。这里的“谦”字,既包含了谦虚的品质,也包含了谨慎的态度。通过保持谦虚并致力于做好事,人们可以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这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理解。
第三句“作善即为祥”,进一步强调了做好事的重要性。这里的“善”字,不仅指善良、正直的品质,也指有益于他人的行动。通过帮助他人,人们可以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和幸福。这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
第四句“智小蜩鸠乐”,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作者的观点。这里的“蜩鸠”,是一种小鸟,以其叫声为名。蜩鸠的快乐来自于简单的生活,而不受世俗欲望的困扰。这与诗人所倡导的人生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末句“材高栝柏戕”则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这里的“材高”是指才华出众,而“栝柏戕”则是指因为过于自傲而遭到损害。这说明,虽然才华出众,但若过于自傲,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也是一种人生的警示。
最后两句“静中参至理,说与小儿郎”,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提到了“静中参至理”,即在平静的心态中领悟生活的真谛;“说与小儿郎”,则表示将这些道理传授给孩子们。这是对人生智慧的一种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