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抱看山癖,曾无济胜资。
此行天假便,却喜境多奇。
气厚蒸云雾,姿妍薄粉脂。
后来须刮目,记我首题诗。
【注释】
①看山:观赏山水。②济胜资:指游览胜地的资质。③天假:天赐予,上天赋予。④气厚:指云气浓密厚重。⑤薄粉脂:指山峰薄如粉脂。⑥刮目:擦亮眼睛。⑦首题诗:指自己写的《平靖关》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历平靖关时有感而发的作品之一。诗中既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又抒发了人生感悟。全篇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第一句“自信阳入平靖关”,开篇即表明了自己来此的目的。阳平靖关位于今陕西省汉阴县境内,为秦岭余脉东段的一座重要关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诗人以”自信”二字起兴,表明自己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游览名胜古迹,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升华。
第二句“其六”点明了本诗的主题。这里所说的“看山癖”,实际上就是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追求。他从小就怀有欣赏山水的爱好,但却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他才会发出“曾无济胜资”的感慨。这种情怀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句“此行天假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此次行程的自信和期待。他认为,这次旅行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将会有许多奇遇发生。这种乐观的心态也体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第四句“却喜境多奇”,则是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他发现这里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景色奇特,令人叹为观止。这种感受与王维的“山色有无中”不谋而合。
第五句“气厚蒸云雾”,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赞美。他观察到这里的云气浓厚,仿佛可以蒸腾而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种描写手法既形象又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六句“姿妍薄粉脂”,则是诗人对山上景色的进一步描绘。他认为这里的山峰如同美人般美丽,薄如粉脂,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比喻既贴切又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第七句“后来须刮目”,则是诗人对自身修为的反思。他认为自己在面对美景时,应该更加谦虚谨慎,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他的谦逊品质,又展示了他对于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最后一句“记我首题诗”,则是整首诗的收尾之作。他将自己这次游览的经历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人生中的一段美好回忆。这种做法既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鞭策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