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边柳,招人出郭行。
寺先寻玛瑙,地仅隔牛鸣。
溜水声相答,屏风削俨成。
翻嗤赵承旨,行者怕留名。
注释:
- 诸蔼堂:指诸公,泛指地方官。招同仇一鸥王心原蒋亶夫游湖上 其一:在西子湖边柳树旁边,地方官邀请我一起出去游玩。
- 西子:指西施;也代指西湖。
- 郭行:郊外的小路。
- 寺先寻玛瑙:在寺庙里寻找玛瑙(一种宝石)。
- 地仅隔牛鸣:只有隔着牛的叫声。
- 溜水声相答:溪水流的声音相互回应。
- 屏风削俨成:就像屏风一样整齐。
- 翻嗤赵承旨:讥笑赵学士(赵佶,宋徽宗)。
- 行者怕留名:旅行的人害怕被记住名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地方官员与作者一同游览西子湖边的景色,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之情。首句“西子湖边柳,招人出郭行”,以西子湖边的柳树为引子,引出了作者和地方官员一同出游的场景。接下来的句子中,“寺先寻玛瑙,地仅隔牛鸣”描绘了寺庙中的宝物和远处牛群的叫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然而,“溜水声相答,屏风削俨成”却揭示了这幅画面背后的现实矛盾:清澈的水面和清脆的牛铃声构成了美妙的和谐,但这种和谐背后却隐藏着现实的冷漠和功利。最后一句“翻嗤赵承旨,行者怕留名”更是将矛头直指赵学士,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不屑和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