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刘罗郑徐而别见经纶,天下翕然,当年学派开胡瑗;
自高曾祖袻已互联婚媾,吾生已矣,从此州门哭谢安。

我们来分析第一句:“继刘罗郑徐而别见经纶”。

  1. 继:这里指继承或接替。
  2. 刘罗郑徐: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四位学者,分别是刘、罗、郑、徐,他们是北宋时期的理学大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3. 而别见:在这里表示分别后的不同面貌或成就。
  4. 经纶:原意为治理国家的政治才能,这里引申为学问和才能。
  5. 天下翕然:形容当时社会舆论一致,普遍认可这四位学者的学问。
  6. 当年学派开胡瑗:指的是在刘、罗、郑、徐四人之后,又有一个新的学派——胡瑗学派,开始兴起。胡瑗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他重视教育,提倡“学而优则仕”,强调德育和智育并重。

接下来分析第二句:“自高曾祖袻已互联婚媾”。

  1. 自高曾祖袻:这里的“高”和“曾”都是古代的辈分词,用来表示家族成员之间的辈分关系。袻则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某种身份或地位。
  2. 互联婚媾:意味着两家或几户人家之间通过婚姻联姻的方式建立联系。

综合以上分析,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上四位学者的尊敬和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各自成就的认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家族成员之间通过婚姻联姻建立联系的观念。

我们逐句给出翻译:

  1. 继刘罗郑徐而别见经纶 - 继承了刘、罗、郑、徐四位学者之后,各自展现出了卓越的学问和治国能力。
  2. 天下翕然而矣 - 当时社会舆论一致,大家都认为这四位学者的学问非常出色。
  3. 当年学派开胡瑗 - 在刘、罗、郑、徐四位学者之后,胡瑗学派也应运而生,成为了新的学术流派。
  4. 自高曾祖袻已互联婚媾 - 家族中的高曾祖辈已经通过婚姻联姻与其他家族建立了联系,展现了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和合作精神。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上四位学者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家族联系的重视。同时,诗歌采用了历史事实与个人情感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充满了个人的情感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