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乙览荷恩私,诗书易礼春秋,昔进麟经,今进壁经,十载文章双奏御;
廿六丁午承荫远,父子祖孙兄弟,两登北榜,三登南榜,一堂亲眷五抡魁。
【解析】
“九重”:指皇宫。乙览:皇帝审阅,恩私:恩宠,偏袒。诗:指科举考试中试的诗句,书易礼春秋:指《诗经》、《尚书》、《左传》和《礼记》等儒家经典著作。进壁经、进麟经:《汉书·董仲舒传》记载:“(汉武帝)下仲舒(董仲舒)策。”董仲舒上《天人三策》,对策中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采纳。麟经:传说中麒麟所出之书,即《易经》。“十载文章双奏御”:指十年间两度在京城应试。双奏御:两次向皇帝献纳文章。“廿六丁午”:《元史·选举志一》:“国子助教,以进士为限;国子博士,必由学正除授,不拘年月先后。”这里的廿六指的是26岁考中进士,丁午是农历四月的意思,所以26岁参加殿试。“承荫远”:指父亲曾做过官。《汉书·董仲舒传》:“武帝时,举贤良文学,问以对策。仲舒对策,其文甚丽,故号曰‘公孙弘’。”“一堂亲眷五抡魁”,指父子、祖孙、兄弟、夫妇、翁婿五人同时考取了功名。五抡魁:指五人一同考中科举。
【答案】
译文:
我的父亲曾在朝中担任过官职,他一生勤勉,没有辜负皇上的厚爱。他的文章诗词,都得到了皇帝的青睐,他的《诗经》《尚书》《左传》和《礼记》等儒家经典著作,他都研究得非常透彻。他在京城应试的时候,已经考中了两次。他已经考中进士26年了。他的儿子在25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他的父亲曾经当过官,所以现在也当上了国子助教。他的父亲的同僚,都是些很有才德的学者,他们都很仰慕他。他的堂弟堂兄们也都考中了进士。他和他的父母、妻子、丈夫、弟弟、哥哥一起,五个人在一次考试中全都考中了科举。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主人公贺黎兆棠及其家族成员在科举考试中的辉煌业绩。诗的前四句写贺黎兆棠及其家族成员的科考经历。后四句则写他们的科考成绩。
前四句中“九重乙览荷恩私”一句,写出了贺黎兆棠及其家族成员的荣耀及他们的感激之情。“十载文章双奏御”一句,突出了贺黎兆棠及其家族成员十年磨一剑的努力和付出。“廿六丁午承荫远”一句,写出了这个家庭在26岁时,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贺黎兆棠及其家族成员的荣耀,也写出了他们努力和付出的精神。
后四句中“一堂亲眷五抡魁”一句,写出了这个家庭在一次考试中全部考中了科举。“五抡魁”这一成语,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原文为“天子方忧河决而赵它事之烦,然不能以此定倾危”。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比喻多人同中举人。
最后四句话是诗人对贺黎兆棠及其家族成员的赞美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