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名留晋粤江湖各省,仁声德政,四夷共仰南皮,旋闻身入秉钧,首编订宪纲法典,七万里白人虎视,方虞孤掌之难鸣,窃欣风度如常,立看事竣九龄,金鉴永垂唐相国;
渊博匹顾阎毕阮诸公,经济文章,一代咸尊北斗,洎至权操管部,益提倡旧学新知,五千年苍圣鸿猷,将辟全球而广布,那料天心不吊,转瞬谥隆两字,芳徽近嗣左湘阴。
这首诗是挽联,作者对张之洞的生平和成就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从“勋名留晋粤江湖各省,仁声德政,四夷共仰南皮”可以看出,作者对张之洞的功绩表示赞扬。他的功勋和名望已经留在了山西、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他的仁爱和德行得到了四方的尊敬。
“旋闻身入秉钧,首编订宪纲法典,七万里白人虎视,方虞孤掌之难鸣”,这句话描绘了张之洞入主中枢,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情景。他的智慧和远见使远方的人们敬畏,但同时他也面临着孤独的挑战。
“窃欣风度如常,立看事竣九龄,金鉴永垂唐相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的赞赏。他依然保持着优雅的气质,处理事务的能力也像唐太宗那样出色。他的风范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渊博匹顾阎毕阮诸公,经济文章,一代咸尊北斗,洎至权操管部,益提倡旧学新知,五千年苍圣鸿猷,将辟全球而广布”,这句话赞扬了张之洞的学识和才能。他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一代明主。他不仅倡导了旧学,还提出了新的知识,为五千年的文明做出了贡献。他将开辟全球的道路并广泛传播知识。
“那料天心不吊,转瞬谥隆两字,芳徽近嗣左湘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张之洞命运的感慨。他的命运似乎受到了上天的不公待遇,最终被贬到长沙。但他的伟大精神和品质却赢得了后人的敬仰。
这首诗通过对张之洞的生平和成就进行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