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略佐中兴,元老壮猷无双匹;
高文留信史,人伦师表定推公。
【注释】
挽:慰问、哀悼。曾国藩(1811—1872年),湘乡县荷叶塘人。清朝大臣,湘军统帅,洋务派首领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中兴:指恢复中原。元老:指有德望的人,这里指曾国藩。壮猷:宏大的谋略。无双:无与伦比。高文:高明的文章。信史:真实的历史记载。人伦师表:为人处世的楷模,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赏析】
此对联是作者于1926年春吊唁已故友人时所撰挽联。上联赞其“伟略佐中兴”,下联颂其“高文留信史”,既突出了曾国藩在清中后期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收复河山的大业,又赞扬了他为后世留下一部不朽的历史著作《曾胡治兵语录》。
上联“伟略佐中兴”意即伟大的谋略辅佐了中兴事业。中兴:复国兴邦,恢复中华。这里用来形容曾国藩平定太平军后恢复国家秩序的伟大功绩。“元老”指重臣或长者。曾国藩为晚清名臣,曾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故称“元老”以表敬意。“壮猷”指雄伟的谋略,“无双”即无与伦比,形容其功劳之大无人能及。“伟略佐中兴”是对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所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和评价。
下联“高文留信史”,意思是他的高明的文章被载入史册,流传千古。“高文”指杰出的文章。“信史”即真实不虚的历史。“人伦师表”是古代儒家推崇的一种道德标准,指的是在道德修养方面做表率的人。这里用来称赞曾国藩的道德品质。“定推公”意为大家都推崇他、认为他是榜样。“高文”与“高文”相对应,表示对曾国藩的崇敬之情。“人伦师表”与“人伦师表”相对应,强调曾国藩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和政治改革家,还是一位道德楷模。“高文”与“高文”相对应,表达了对曾国藩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的认可。
整副对联高度赞誉了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文化学术等方面的重大贡献,展现了作者对其崇高品德的崇敬之情,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典范的追求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