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是帆归我客迁,喜无津吏报邮传。
挽河有力都宗海①,作楫相期共济川。
水到顺流谁肯退,风能借助敢争先。
江湖泛宅终何定,同病相怜益自怜②。
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给出的诗句:
第一句:“君是帆归我客迁”
- 君:指的是黄莘农中丞。
- 我:指诗人自己。
- 帆归:船帆归去。
- 我客迁:诗人自己作为客人离去。
第二句:“喜无津吏报邮传”
- 津吏:负责渡口管理的小官,也即传达信息的官员。
- 喜:高兴。
- 无津吏:没有渡口小官的消息。
- 报邮传:传递消息的人。
第三句:“挽河有力都宗海”
- 挽河:拉船,泛指划船。
- 有力:有力量,能拉动船只。
- 都宗海:都(的)地方首领。
第四句:“作楫相期共济川”
- 作楫:做船桨准备划船。
- 相期:相互约定。
- 共济川:共同渡过大江。
第五句:“水到顺流谁肯退”
- 水到:水流到了目的地,比喻事情顺利发展到了一定程度。
- 顺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前进。
- 谁肯退:谁愿意后退。
第六句:“风能借助敢争先”
- 风能:风的力量。
- 借助:利用。
- 敢争先:敢于争先。
第七句:“江湖泛宅终何定”
- 江湖:江湖大海,泛指广阔无垠的水域。
- 泛宅:漂泊不定的生活。
- 终何定:最终又会怎样呢?
第八句:“同病相怜益自怜”
- 同病相怜:因患相同疾病而感到相互同情。
- 益自怜:更加觉得自怜。
我们根据上述逐句释义给出译文:
译文:
你像归航的船帆,而我则像离居的游子,高兴的是这里没有渡口小官的信息传来。拉船的人有力量又能驾驭船只,我们准备一起渡过长江。水流自然就会到达它的终点,谁会愿意退后呢?我们就像风一样能借力前行,又怎能甘于落后呢?在这广阔的江湖大海中漂泊,我们最终又会怎样呢?当我们遭遇相同的困境时,彼此相怜之情会更加强烈。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和重逢的情感体验。诗中通过对比“君是帆归我客迁”和“喜无津吏报邮传”两句,展现了离别时的轻松与喜悦,以及对新生活、新环境的期待。而“水到顺流谁肯退”,则反映了诗人面对未知前途的坚定与自信。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流露,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旅途中相遇与别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