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鬼无家俎豆虚,感时荐食倍欷歔。
荒坟滴酒犹安土,旅馆栖神亦寄居。
冷落人烟寒食后,阑珊墦祭乱离余。
纸钱不上松楸影,夜雨潇潇墓畔庐。

清明未遂祭扫作此志痛

故鬼无家俎豆虚,感时荐食倍欷歔。

荒坟滴酒犹安土,旅馆栖神亦寄居。

冷落人烟寒食后,阑珊墦祭乱离余。

纸钱不上松楸影,夜雨潇潇墓畔庐。

注释:

  1. 清明未遂祭扫作此志痛:在清明节这个时节,未能实现对祖先的祭扫仪式,内心感到悲痛和遗憾。
  2. 故鬼无家俎豆虚:死去的亲人没有固定的地方,如同无主之鬼,他们的祭器(俎、豆)也显得空洞和空虚。
  3. 感时荐食倍欷歔:在怀念亲人的时候,只能通过食物来表达哀思,而这种悲哀的心情更加深刻和沉重。
  4. 荒坟滴酒犹安土:虽然身处他乡,但依然保持着对故乡的思念,即使是在荒废的坟墓前,也能像在自己土地上一样饮酒。
  5. 旅馆栖神亦寄居:在异乡的旅店里,神灵也寄托在这里,与自己同处一室,感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孤独和寂寞。
  6. 冷落人烟寒食后:寒食节过后,周围的人们都纷纷离去,留下了一片冷清的景象。
  7. 阑珊墦祭乱离余:随着战乱和分离,传统的祭祖活动也变得支离破碎,无法复原昔日的盛况。
  8. 纸钱不上松楸影:在祭拜先人的墓地时,烧纸钱的场景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喧嚣。
  9. 夜雨潇潇墓畔庐:夜晚的雨水淅沥而下,打湿了墓地旁的草庐,给人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清明节期间对于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传统祭扫仪式的失落和感慨。诗中通过对荒坟、旅馆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氛围,让人深感生命的无常和亲情的重要。同时,诗人也在反思历史变迁中的传统文化和个人生活的变迁。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深沉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