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诗我自愧匡衡,今见佳篇畏后生。
偕尔升堂有罗隐①,却来共研属刘宏。
呈才远盼骑千里,出谷欣闻鸟一鸣。
倘拟铙歌新乐府,愿同吉甫诵风清。

【注释】①罗隐:唐代诗人。②刘宏:汉代人,以善属文闻名。

【赏析】《次韵答彭香九孝廉》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押平水韵,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意境深远。

首联“说诗我自愧匡衡,今见佳篇畏后生”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自信。作者自比为匡衡,认为自己在诗歌创作上还比不上古人。然而,当他看到彭香九的佳作时,却感到自己的作品相形见绌,不敢与彭香九相比。这一联既表达了作者谦虚好学的心态,也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认真态度。

颔联“偕尔升堂有罗隐,却来共研属刘宏”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与彭香九之间的互动。他们一起进入书房,共同研讨学问,就像古代的文人一样。这里的“罗隐”和“刘宏”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的出现使得这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呈才远盼骑千里,出谷欣闻鸟一鸣”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才华和志向。作者渴望远游四方,见识更多的美景,同时也希望听到鸟儿的鸣叫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这里的“骑千里”和“闻鸟一鸣”都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倘拟铙歌新乐府,愿同吉甫诵风清”则是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景。作者希望能够创作出像铙歌新乐府一样的优秀作品,同时希望自己能够像吉甫一样,传播正义的声音,让世界变得更加清新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彭香九的交流互动、表达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谦虚以及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志向,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苏轼对于自然、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关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