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潘岳赋闲居,又逐欢游八载余。
感旧故怜和氏璧①,问津翻愧武陵渔。
山中星为贤人聚,天上云留太史书。
何日蓬莱重接轸,金门献赋望相如。

【注释】

潘岳:字安仁,东晋时期的著名文人,曾为司空,封河阳侯,故后世称潘安。

和氏璧:春秋战国时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今河南境内)发现一块璞玉,经琢磨后得到天下闻名的和氏璧。

武陵渔:传说屈原流放江南时,经过一个名叫武陵的地方,遇到渔父,于是《渔父》诗作成。

何日蓬莱重接轸:蓬莱山在山东蓬莱县北,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地方。此句意为何时能像张骞一样再踏上征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金门献赋:指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为汉武帝出谋划策的故事。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自从潘岳赋闲居,又逐欢游八载余”,诗人借古人自比,说自己也像潘岳一样,辞官归隐,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然而,这种生活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他感叹地说:“又逐欢游八载余。”第二联“感旧故怜和氏璧,问津翻愧武陵渔”,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曾经做过和氏璧和武陵渔的事,感到十分惭愧。第三联“山中星为贤人聚,天上云留太史书”,诗人想象着山中的贤人和天上的云彩都聚集在一起,而自己却只能在山上孤独地仰望天空。最后一句“何日蓬莱重接轸,金门献赋望相如”,诗人渴望有一天能够重返蓬莱仙境,再次为皇帝献赋,就像汉武帝时的司马相如那样受到重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