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青山路,经年四度过。
林容随变换,岁序总蹉跎。
水落平沙阔,田闲捷径多。
人心如坦道,何处得风波。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在长安时作,表达了对人生道路坎坷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全诗以“归路”为核心意象,从不同角度展开,描绘了诗人的人生旅程和内心感受。
首联:“红叶青山路,经年四度过。”
- 诗句释义:红叶和青山构成了通往目的地的道路,我已经在这山路上走过四年了。
- 注释:这里的“红叶”指的是秋天的红叶,而“青山”则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诗人通过描绘这两条道路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颔联:“林容随变换,岁序总蹉跎。”
- 诗句释义:树木的容貌随着季节变化,岁月却总是匆匆流逝。
- 注释: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颈联:“水落平沙阔,田闲捷径多。”“人心如坦道,何处得风波?”
- 诗句释义:当河水干涸,沙滩变得宽阔时,田里的土地空闲了下来,道路上的捷径也显得更加明显。但是,人心却像平坦的道路一样稳定,但哪里能找到真正的平静呢?
- 注释:这里的“水落平沙阔”形象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田闲捷径多”则揭示了农田的丰收带来的便利。诗人用这些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和社会的变化,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尾联:“心安处即家,何处寻风波。”
- 诗句释义:只要心能安定下来,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称之为家。然而,真正的平静和安稳又在哪里呢?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即真正的平和和安宁不是外在的环境所能决定的,而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诗人通过这种表达,传达了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和个人态度的坚持。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