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干戈际,天人消息微。
如何平荡世,竟伏乱危机。
寇警无遐迩,边烽有是非。
莫徒归气数,惠逆在从违。
【注释】
今古干戈际:指今世与古代的战争。
天人消息微:天意人事的消息微妙,难以捉摸。
平荡世:平定天下。
竟伏乱危机:终于潜伏了混乱和危险的危机。
寇警无遐迩:边关警报没有远近之分。
边烽有是非:边关的烽火传递着战争的胜负。
莫徒归气数:不要徒然地寄希望于天命。
惠逆在从违:指顺从或违背。
【赏析】
《有感四首》为南宋诗人陈亮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诗人因抗金大计与秦桧政见不合,而被罢官。此时作者已年逾五旬,却仍壮志难酬,因此触景生情,借对历史兴亡成败的感慨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全诗以议论为主,兼及抒情写景,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今古干戈际”,开篇点题。干戈是兵器,代指战争,这里指代战争的频发。
“天人消息微”,这是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是微小的。“消息”,这里指消息,也指信息、情报。天意人事的信息微妙,难以捉摸。
“如何平荡世”,这里指国家如何能够平息战乱,安定社会。“平荡”,平定。“世”,指乱世。这一句表达了对国家能否平定乱世的担忧之情。
“竟伏乱危机”,这里指国家最终潜伏了混乱和危险的危机。“竟伏”,最终潜伏。“危机”,危险。这一句表达了对国家可能面临的危险和危机的担忧之情。
“寇警无遐迩”,这一句表达了对边关警报的担心。“寇警”是指边境上的警报,“遐迩”是指远近。这一句表达了对国家边境安全的关注和忧虑。
“边烽有是非”,这里指边关的烽火传递着战争的胜负。“边烽”,指边境上的烽火。“是非”,指胜败,得失。这一句表达了对国家战事胜负的关心和关注。
“莫徒归气数”,这里指不要徒然地寄希望于天命。“气数”,这里指命数,命运。这一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个人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之感。
“惠逆在从违”,这里指顺从或违背。“惠”,这里是顺从之意,也可以理解为恩惠。“逆”,这里指违背之意。“从”,意为遵从;“违”意为违背。这一句表达了对国家是否顺应天命、顺应民意的担忧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忧虑之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