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忆芳洲会,重逢感鬓丝。
茱萸秋尚健,桑梓醉何辞。
情话宜陶宅,风光想习池。
云心随去住,应有故山知。
诗句释义
1
才忆芳洲会,重逢感鬓丝。
茱萸秋尚健,桑梓醉何辞。
情话宜陶宅,风光想习池。
云心随去住,应有故山知。
1
译文 为王梧冈丈升任南康教授,此时令嗣言泉、演九两位孝廉一司铎崇义,一司铎永新,同时赴官。 注释 - 王梧冈丈:这里指的是王梧冈(可能是王梧冈的字或号)。丈是中国古代对别人的尊称,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先生”或“大人”。 - 南康教授:南康(可能是指今天的江西省赣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古代有许多学者在这里讲学。这里的教授职位可能是指一位在南康讲学的学者。 - 嗣言泉、演九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此诗是和太守的《明湖秋泛》诗,内容上应和其韵律、格调,形式上应与原诗相称。全诗写景抒情,语言平实质朴而又富有情韵,表现了一种闲逸之情。 其一:曲沼联欢宴,荷香已报秋。 【注释】 ①曲沼:指曲折有致之小池塘。联欢宴:举行聚会宴饮。荷香:荷花香味。报秋:告知秋天到来。 ②赏析:本诗首句起势不凡,用“曲沼”对“长河”,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也表明了游赏之所在。接着写水边宴会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写的是书屋。首联写“古香书屋”,是说书屋的陈设古朴典雅,充满书卷气;颔联写“水暖低环屋”,是说屋内外都充满了书的气息;颈联写“长日自山深”,是说作者在书屋里度过漫长的时光,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中;尾联写“空谷里”,是说作者孤独地生活,与世无争,但内心却有着古人一样的抱负和追求。 【答案】 译文见上。 赏析: 本诗是江春田观察为文园四景之一的“古香书屋”所做题画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重阳归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1. 风日益清美,重阳好景催。 - 解释:随着秋风的日渐清新,重阳节的美丽景色让人感到愉悦。 2. 家山随梦到,云雁送舟回。 - 解释:仿佛在梦中回到了家乡,而天空中飘动的云彩和雁群似乎在送我回家。 3. 揽胜悭诗兴,登高拙赋才。 - 解释:想要欣赏美景却提不起写诗的兴致,因为登高而显得有些笨拙,无法写出佳作。 4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综合把握。 “南极遥增耀”中的“南极”即“北斗”之极星,古人认为北极之星代表皇帝,南极之星则代表诸侯,所以此句的意思是说王梧冈升任南康教授,犹如北斗之极星增添了光辉一样,这是对诗人的赞誉。 “东邻久借明”中的“东邻”指代自己的家乡,“久借”是说久仰,这里暗含着自己对于家乡的感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王梧冈升官了,我家乡的人都很羡慕他
【注释】 息辙:停息车辙。消烦暑:消除暑热。湖亭:在湖畔的亭子。墨磨:指砚台。永昼:漫长的白天。花好:花儿开得好,形容景色美丽。翠幄:绿色的幕帐。红椿:红色的椿树,这里指红色船桨。棹系洲:把船划到岸边停着。波光:水面的光波。咫尺:很近的距离。羡煞:非常羡慕。 【赏析】 这首诗是次韵杨方伯《晓过湖上五首》之一。 第一句“息辙消烦暑”。意思是说车停在了路旁,消除了暑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
【注释】 文园四景:指晋代文学家潘岳的《藉田赋》中有“东有延陵之丘,西有文园之台”,后人以文园台为文苑。此处指江春田观察的竹香斋。竹香斋:是江春田观察所居之处,这里用以代称。 三间清不俗:三间屋子虽然清雅却不脱俗气。 水竹要平分:水中的竹子和竹架要平分(指水的深浅)一样。 曲径初经雨,新梢半拂云:曲折的小路刚刚下过雨,新生的嫩枝上部分被云雾笼罩。 似梅应有韵:这竹子好像梅花一样,有一种幽静的风致
【注释】 文园:指汉代文人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曾在汉景帝时为官,因遭谗言,被贬至四川成都。成都有“文君酒垆”,即卓文君酿酒卖钱供蜀王司马瞡之妾,故称文君为“文园”。四景:指《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后两句,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诗。这里泛指美丽的景色。虹桥:指长虹飞架于江中,为观赏胜地。二十四:言桥上栏杆多,可远望美景。药栏:种满花草的栏杆,形容景色秀丽。 绰(chuò):宽裕。风定
送王梧冈丈升任南康教授,时令嗣言泉、演九两孝廉一司铎崇义,一司铎永新,同时赴官① 其二 座客谈文暇,寒毡三十春。 凤冈遗爱旧,鹿洞教条新。 伏胜传经日,申公应诏辰。 悬知开绛帐,五老共嶙峋。 注释: 1. 王梧冈丈:王梧冈,人名。丈:对别人的尊称。 2. 座客:在座的客人。 3. 暇:闲暇。 4. 寒毡:指简陋的住所。 5. 凤冈:地名,今属江西省。 6. 鹿洞:地名,在江西。 7. 伏胜
【注释】①遗爱:留下美好的名声。忠良庙食:为忠良建立祠庙,以供祭享。 【赏析】 这首诗是和杨雪椒方伯《晓过湖上五首》的第三首。诗中赞美了忠良庙,表达了诗人对忠良的敬仰之情。 宦迹传遗爱,忠良庙食宜。 忠良庙,是祭祀忠良的场所,这里指忠烈祠。宦迹传,指在官场上的事迹能够流传下来,成为后人称赞的榜样;遗爱,即留下美好的名声。这句的意思是:忠良庙的事迹被人们传颂,这是应该的
宾旸楼雅集:宾旸楼是王之涣的居所,此诗是作者于宾旸楼上与诸子侄辈聚会时所作。 夕照明前岸,微风入绛帷。 山光排闼近,帆影度窗迟:“绛”指红色的帐幕,“排闼”形容山色明丽,仿佛推开门帘就看到。 对菊可无酒,说云应有诗:“说”,即谈论、吟咏的意思。 主人留待月,剪烛话多时:“剪烛”意为燃点蜡烛,“话多时”说明时间很长。 注释: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宾旸楼,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和景象,他想到了自己的朋友
这首诗的格式是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共四联。 首联“空斋自吟咏,日夕鸟知还。”意思是在空荡荡的书房中自己吟诵诗歌,傍晚时分鸟儿知道主人回家了。 颔联“忽得故人聚,相邀一水间。”意思是突然得到老朋友的邀请一起聚会,在一条小溪边上相聚。 颈联“鸿谈空宦海,别绪满家山。”意思是与老朋友畅谈人生,谈论的是宦海风波,而家里的亲人因为离别而充满了忧愁。 尾联“年少风云气,依然上醉颜
诗句释义 1. 入洛机云早,虹光已烛天。 - 入洛:指进入洛阳,即抵达洛阳。 - 机云:比喻政治上的风云变幻。 - 早:时间上的提前,表示迅速。 - 虹光:彩虹的光辉,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或希望。 - 烛天:照耀天空,形容非常明亮。 2. 才名方藉甚,著作渐巍然。 - 才名:才华与名声。 - 藉甚:借由某种方式(如文学)而得到显著的成就或声誉。 - 著作:作品集,这里特指文学作品。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王湾(751-810),字万顷,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五年(717年)进士,任绛州司法参军。他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之景,风格清新明丽。此诗为送别之作。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栖枝欣得地,橐笔且依人。(栖枝:栖息在树枝上,喻指隐居不仕。囊笔:携带书卷。依人:依附于人。) 结契师兼友,忘形主与宾。 菊知花县早,梅近庾南春。(结契:结成知己。师兼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注释】 世路穷方达:指人生在困厄中才能得到成功。穷方,困厄;达,成功、得志。生涯淡亦甘:一生清贫也甘心,指人不贪财。一年又容易: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此去好深谙:此行去的远,要多加小心。书剑吟身健:拿着书和笔吟诗作赋身体更健康。山川醉眼酣:看山看水,酒喝多了,眼睛发红。秋风云翮迥:秋风高高地吹起,云彩翻飞,比喻仕途顺利。盼尔远图南:希望你到南方去发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 双梧:即梧桐树,常比喻贤才。 集:聚集。 慕膻怜众蚁:意思是羡慕肉香而喜爱许多蚂蚁。 广厦心:指广厦之下,有广博的居所和舒适的生活,这里比喻理想的政治环境。 【赏析】 《双梧书屋观群雀晚集》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写在夏日傍晚,作者站在“双梧”,远望山中,看见一群群雀鸟飞来。诗人对这情景感到十分欣喜,因为“不若双梧阴”。诗人把这种欣喜之情,用一句诗表现出来:“群雀夕阳集,一庭寒荫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