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谏疏入筹大统,合血泪以陈情,劲节昭昭,数行书捐躯报国;
读敷奏悲失良朋,赋招魂而叹息,孤忠耿耿,千百载虽死犹生。
【注释】
- 挽吴可读联:这是一首悼念词。作者在词的开头,就点出“谏疏”,即向皇帝提出劝止皇帝继续出兵的奏章。接着又提到“敷奏”,即对皇帝的劝谏书。“劲节昭昭”四句是说:他的忠贞节操,历久弥新,数行书信,便捐躯报国了;“读敷奏悲失良朋”四句是说:读罢他的《上仁宗皇帝疏》,我悲伤地失去了这位良朋;“孤忠耿耿”四句是说:他虽死犹生,他的忠心耿耿,千百年仍激励着人们。
- 谏疏:指唐宪宗时期的宰相元稹为制止武元衡被刺事所上疏文。
- 敷奏:指唐宪宗时期的宰相裴度为制止朱贬事所上奏章。
- 劲节:坚毅的节操。
- 昭昭:明显、显著的样子。
- 捐躯:牺牲生命。
- 孤忠:忠诚的臣子。
- 耿耿:忠诚不二。
- 烈烈:刚强。
【赏析】
此词为悼念词,追忆了唐宪宗朝宰相裴度与元稹的友情。
上片追忆元稹的生平事迹,突出其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忠诚的气节。“谏疏入筹大统,合血泪以陈情,劲节昭昭,数行书捐躯报国。”元稹曾因直言得罪权贵,被贬谪江陵,但他毫不畏缩,仍上书皇帝,陈述利害,力主罢兵。元稹写《论罢镇州兵状》时,“笔落而口血下”,“泣数行而下”。这几句词,既赞颂了元稹的坚贞不屈,又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
下片抒写作者对元稹的怀念之情。“读敷奏悲失良朋,赋招魂而叹息,孤忠耿耿,千百载虽死犹生。”读了裴度的奏章,作者十分悲痛,觉得失去了一位良朋知己。元稹去世后,作者赋《招魂》,寄托哀思,表示永远怀念他的忠义之忱。“孤忠耿耿”一句,更是表明了作者对元稹忠诚不二、永志不忘的深情。
全词抒发了作者对元稹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忠君爱民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与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