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自年老,曾孙已六龄。
有时来问字,每乐与谈经。
未必聪明质,颇欣壮健形。
儒风称累世,瑞气足盈庭。
【注释】
曾孙:即曾孙辈,指自己儿子的儿子。字:古代学校中教师的别称,学生向老师学习的功课叫“字”。自年老:自从老了。六龄:六岁。有时:偶尔。与:跟、同。累世:历代、几代。瑞气:吉祥之气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曾孙来问字,诗人欣然应允,并与其谈经论道的情景。
诗的前两句写曾孙来访,诗人欣然接待,说明老人对后辈的关爱之情。“不知”二字,表明自己年老体衰,无法亲自教子读书。“曾孙已六龄”,说明曾孙已经长成大人了,但仍然经常来求教于老人,足见其好学上进。“有时来问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曾孙的关心和爱护。
接下来两句则描写了曾孙与诗人之间的对话情景。“每乐与谈经”,说明曾孙非常喜欢听老人讲经书。“未必聪明质,颇欣壮健形。”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曾孙的喜爱和赞赏,又反映了他对曾孙性格特点的观察和了解。曾孙虽然可能不是非常聪明伶俐,但身体健壮且充满活力。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曾孙的评价和期待。“儒风称累世”,表示曾孙家代有才学,传承了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瑞气足盈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曾孙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继承家族的传统美德,成为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展现了作者对曾孙的关爱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承和发扬光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