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蜀为公论,当时讵敢然。
文终录杨戏,卷首冠刘焉。
既已微情得,能将妙意宣。
何须空啧啧,只说紫阳编。

【注释】

  1. 题何屺瞻评《三国志》:为谁写的《三国志》评注。何屺瞻,即何绍基(一七六九—一八四五六),晚清诗人、学者。
  2. 帝蜀为公论:以刘备称帝于蜀为例来说明当时的人不敢苟同。
  3. 时讵敢然:指当时的人对刘备称帝的议论。讵(jù),岂;然,同“燃”,通“燃”。
  4. 文终录杨戏:记录杨戏的话。杨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劝谏刘备称帝。
  5. 卷首冠刘焉:在书的开端处提到刘焉。刘焉,东汉末年人,曾任益州太守。
  6. 既已微情得:已经领会其中的意思了。
  7. 能将妙意宣:能够传达出书中的深刻道理。
  8. 何须空啧啧:用不着说空话。
  9. 只说紫阳编:仅指该书是陈寿(字子修,号紫阳)所编纂的《三国志》。
    【赏析】
    这是一首题词诗,写在何绍基的评注本《三国志》的前面,借以自谦。
    诗中首先指出,作者写这部评注本,并不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意图去褒贬古人,而是以刘备称帝的例子来作为评论三国历史的根据。接着,又从书中记载杨戏的话入手,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刘备称帝虽然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人的非议和反对,但在他之后,人们对此已逐渐地有了新的认识,而他本人也早已领悟到了其中的真谛。至于其他一些人,则是空口说白话,毫无根据地乱发议论。
    整首诗言简意赅,含蓄隽永,充分表现了何绍基的才学和谦逊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